第60頁(第1/2 頁)
為什麼呢?唐朝的社會跟我們熟悉的後世社會不同,因為印刷術不普及,紙張也貴,普通平民人家讀書是比較困難的,能閱覽大量圖書、躋身高階知識分子行列的,大都是世家貴族出身,本身就有家業有財產,就算辭官回家不幹了,也不至於貧困凍餓。官場風氣又較開明豪放,頂撞吵架天天有,因言入罪殺你全家可不多見,所以敢說話的人多。
就唐朝史官而論,因為要堅持&ldo;董狐直筆&rdo;原則,而跟皇帝、宰相、寵臣、貴戚們吵架吵到青史留名的,哪一朝都有,隨便撥拉出來的如朱子奢、褚遂良、劉洎、宋璟、張廷珪、劉知幾、吳兢等。所以別指望您接的這個&ldo;改史&rdo;任務能在史館裡順利推行,怎麼也得斥退更換幾個不聽話的下屬,背地裡挨好些嘲諷抨擊,在朝野上下把自己名聲弄得很臭,很可能還會被當代文人寫進筆記小說裡釘在恥辱柱上當反面教材。
這些先不管了。總之經過一番折騰,您終於把長安皇宮史館裡存有的八十卷前兩朝國史改完了。所有&ldo;隱太子&rdo;字樣全抹掉,&ldo;秦王&rdo;也全抹,改成自立國起李世民就被封為&ldo;皇太子&rdo;,相關事件記錄也相應塗改完,剛剛長噓一口氣,當天值班的史官丙淡定地提醒您:&ldo;明公是否亦應修改實錄?&rdo;
&ldo;實錄&rdo;?這又是什麼?
實錄嘛,就是史官們撰寫&ldo;國史&rdo;依據的主要材料呀。
您那是什麼表情?難不成您以為史官們寫的&ldo;國史&rdo;內容都是自己拍腦袋瞎編出來的?又不是在網路書站更新狗血玄幻種馬小說,動不動幾十萬上百萬字的,人家史官也要依據材料取捨修撰呀。
唐朝制度,&ldo;修國史&rdo;是不定期的,過個幾十年時間,朝廷有錢有閒有群眾呼聲了,才臨時給史館加派人手,根據材料續修這段時期的&ldo;國史&rdo;。而&ldo;修實錄&rdo;是基本固定的,一個皇帝掛掉,一段朝政結束,史館就自動準備修撰已死皇帝的&ldo;實錄&rdo;了;或者當朝皇帝很上心,想在活著的時候就看到史書上對自己的評價,於是下令史官們編修自己在位這些年的&ldo;實錄&rdo;,作為將來&ldo;修國史&rdo;的主要材料。
值班史官丙施施然把您領到放&ldo;實錄&rdo;的房間,門一開,一股子陳年書蠹黴爛味直衝出來。這也難怪,終唐一世,&ldo;國史&rdo;也就修了一百多卷,而&ldo;實錄&rdo;呢?
高祖實錄,二十卷,貞觀十七年七月撰畢奏上入庫存;
太宗實錄,二部各二十卷,上部貞觀十七年七月撰畢奏上入庫存;下部永徽五年閏五月撰畢奏上入庫存;
高宗實錄,四部共一百六十卷……
中宗實錄,二十卷……
睿宗實錄,二部共十五卷……
武后實錄,三部共六十八卷……
玄宗實錄,三部共一百六十七卷……
您已經塗改過的&ldo;國史&rdo;,基本上是紀傳體的史書,跟後世我們能看到的《舊唐書》《新唐書》比較像。而您現在抽一本&ldo;實錄&rdo;翻開看,會發現它以編年體為主,主要按時間順序,羅列一個皇帝在位時發生的各種大事,更像是後來的《資治通鑑》那樣子。
您說既然&ldo;國史&rdo;都修成了,這些材料為什麼還留著?乾脆一把火全燒掉算了?得,您這是打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