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徹底擺爛的咸豐帝!(第1/2 頁)
最後英王陳玉成一眾人帶著不甘,帶著無比沮喪的心情,各自帶兵離開了戰場。
林紹璋,洪仁軒回到天京,楊輔清去了寧國,陳玉成則返回了桐城,幾萬人馬就此一鬨而散
。
安慶保衛戰以陳玉成撤軍才正式結束。
這場保衛戰耗時十五個月,太平軍在安慶這一年的攻堅戰當中,戰死四萬多人。
可以說是精銳盡損!
陳玉成在安慶保衛戰之中,被湘軍打的沒脾氣,再也沒有能力對清軍發動有力的進攻,而自己離死期也越來越近。
既然太平軍損失這麼多人,那麼安慶攻堅戰中,湘軍戰死多少人呢?
其實湘軍戰死多少人,歷史上是沒有記載!
但是我估計損失應該不小。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歷史記,安慶被攻下來之後,曾國藩十分惱怒,下令全軍:
“”大索三日“”
也就是說曾國藩下令攻城計程車兵可以對安慶城的人進行三天的搶劫,屠殺。
我們一般都知道,兩幫人馬攻堅和防守。
一旦勝利方對失敗方進行屠城,就意味著勝利方攻下城池,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失必定慘重。
勝利方為了洩憤,才以殺光對方進行屠城,來報復。
所以我猜測,安慶攻堅戰中湘軍的損失必然很大,不然曾國藩也不會下令屠城。
我們要知道,曾國藩攻打九江的時候,只是殺光了九江城的太平軍,縱容手下搶劫九江的百姓,但是沒發展到屠城的地步。
而曾國藩對待安慶卻區別於九江,他卻直接下令:“”大索三日屠城。
可見曾國藩對安慶城內的人,簡直是恨之入骨,到達了那種非殺光不可的地步。
所以我猜測,湘軍的損失也很大,大到曾國藩都不能接受。
。
不過曾國藩的這次安慶屠城令,卻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汙點“”。
坐實了“”曾剃頭“”的名號。
所以說曾國藩是半個聖人,是言過其實的,說難聽點就是“”不配“”。
。
從清廷的角度看,太平天國是反賊,湘軍是代表朝廷,是正義的一方。
其實在那個時候在百姓的心中兩幫人馬沒有一個好東西,論口碑,論殘忍,湘軍對百姓的態度甚至要比太平軍對百姓的態度還要更加惡劣一點。
我也不能否認太平軍殺百姓,但是湘軍殺的百姓,要比太平軍多得多。
歷史是勝利者所寫的,那勝利者必然會淡化自身的汙點,故意抹黑對手。
太平天國在1851年,猶如星星之火,燃遍中原大地,到安慶城破,他們已經跟清廷作戰了整整十年。
可是十年當中,太平軍從最開始的大刀弓箭,發展到現在的大炮,火槍,看似在進步。
但是太平軍在進步,清軍,湘軍進步更快, 到安慶之戰的時候,湘軍可以買到洋槍。洋炮,還可以生產水師戰船。
湘軍的戰船對太平軍成碾壓之勢,動不動就封鎖太平軍的糧道,封鎖太平軍的退路,封鎖太平軍的援軍。
而且安慶攻堅戰當中,太平軍雖然仗著人多,但是他們沒有重型火炮摧毀湘軍堅固的營壘。
所以曾國荃才能不慌不忙“”結硬寨,打呆仗“”。
太平軍沒有大型火炮,所以對曾國權的鐵桶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除開衝鋒,就是衝鋒,除了用人命去填,根本沒別的辦法。
我們都知道,整個太平天國都是圍繞著長江沿線作戰,從武昌,到九江,從九江,到安慶,都是圍繞長江作戰。
可太平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