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渝州(2)(第1/3 頁)
北上途中,楊宸和月依皆無所言,畢竟是各懷心事,還有昨夜那番名為切磋,實為想著彼此試試身手心性。
很顯然,月依明白了楊宸不是那種斤斤計較毫無氣概的小人,楊宸也清楚了月依是個打起架來只顧著贏,不在乎招式陰狠與否的女子。
今日雖無言語,彼此離了十餘步之距,各自的心事讓二人無法相談甚歡。
楊宸之志,絕不在一個南詔,與月依交好無非是這南詔入京朝賀的背景之下。若真是這月涼受封了大寧的南詔郡王之號。
若大寧出兵羌部,廓部,這南詔便沒有派出援軍的道理。雖如今的陛下,仍是有那“驅敵於外,窮寇莫追”的聖詔。
可情形變了,大寧府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北地秦遼二藩皆有了與北奴相媲美的騎軍,還有連城做底為援軍。再加上幾大國公轄制的長安四軍鎮。
整整五十萬大軍,有了北伐的兆頭,那這“窮寇莫追”的詔書之言自然會變。
楊宸從不相信那一紙兩國交好的詔書可以換來邊地百姓的一世安穩。只有一勞永逸,除惡務盡,方為大謀。
為大寧守在南疆的他,自然想的是先剿滅了羌部,廓部,再收拾到時候孤掌難鳴的南詔十二部。
與月依交好,還有那染指南詔十二部繼承人選的念頭。讓月鵠和月騰兩兩相爭,他在對弱勢一方施以援手,才是最佳的局面。
弱者無力單抗強手,可有強援在外,自然也不是那麼輕易服輸,二者相持越久,他日楊宸的要價自然越高。
這等陽謀,中州的王朝千百年來皆是如此對周邊各族,屢試不爽。
各族雖有了提防的心思,可卻是無可拒絕,比起做敵人的刀下鬼,身首異處。做大寧豢養的獵犬,討些殘羹剩飯為生,渾渾噩噩的了卻一生好像是條更好的出路。
等個幾代人,待中州王朝內亂,再趁火打劫,狠狠撈上一筆又可以興旺幾代。碰到中州有為之君,向長生天感嘆一番時運不濟便是。
對月依那點小心思,楊宸是看破不點破,至於月赫交代月依所行之事,除了月依願意相信,其實沒人願信。
月赫只是想著支開月依,也給月依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侄女想了條不嫁去藏司的出路。
月依心思沒楊宸那麼遠,她如今能想的,是如何讓楊宸在渝州未遇見等候她上船的月赫該作何解釋。
才能讓楊宸消了疑心,安心的一同帶她北返。
領軍打仗,刀法身手皆勝於楊宸,但論起個人的心思計較,幾個月依加一塊估摸著都不是楊宸的對手。
“殿下”月依忽然喊道。
楊宸兩腿一緊,握緊韁繩,烏騅馬隨即一停。
“月姑娘有事找本王?”
“臣女,想問問,渝州還有多遠?”
楊宸被這月依之言弄得有些不解,還以為這除了打仗,心計一事像張白紙的月依會直接了當的問自己若是渝州未等到月赫,願意帶她向北與否。
楊宸咧嘴笑了:“不遠,此刻是午時,三四百里,若是快些今晚戌時之前,便能到”
“那城門豈不是又要關上,殿下今晚又只能宿于軍驛?”
其實軍驛之事,月依想的自然是住得越多越好,畢竟這是月赫交待的事。可能去拿渝州城內瞧瞧關城如何,自然又是更佳。
楊宸解釋了起來:“渝州城分南城北城,南城是前朝歷代所建,北城是大寧新建,長河穿其而過,皆有水運碼頭,昨日本王已讓孫郡守通報渝州,今夜便至,自然會有人備好船,讓咱們入城,姑娘不必憂心”
楊宸講完,旋即策馬往前,留了一言:“何況本王說了,今夜定然要在渝州送姑娘一份大禮!”
留月依一同策馬追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