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處理器初成(第1/2 頁)
當然這個網際網路與後世的網際網路不是一回事,後世我們說的網際網路一般指的是由蒂姆·博納斯·李博士,發明的全球資訊網,而此時的網際網路指的是阿帕網(arpa)。
“阿帕“(arpa),是漂亮國高階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ncy)的簡稱。他的核心機構之一是資訊處理(ipto ration processg technies office),一直在關注電腦圖形、網路通訊、超級計算機等研究課題。
阿帕網最早是由漂亮國國防部高階計劃研究署主持開發研究的,世界上第一個運營的封包交換網路,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始祖。
阿帕網(arpa)一詞就是漂亮國國防部高階計劃研究署的英文縮寫。它最初只是漂亮國國國防部內部通訊網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允許外部的大學、科研機構、商業機構等接入,又在1975年透過與衛星互聯,實現了全球聯通。
在香江這個遠離漂亮國和歐洲的地方建立節點並連入阿帕網並不容易,鼎天公司為了初次連入的裝置投入,就耗費了500萬美金,並且每年還要投入不菲的維護費用。
鼎天公司連入阿帕網帶來的最大便利,就是公司位於劍橋、灣灣、矽谷和香江的五個研發中心連成了一體,技術員之間可以實現即時溝通,透過電子郵件就能相互交流。
白子睿開啟電子郵件,一目十行快速的瀏覽了一遍郵件的內容。這份郵件來自於遙遠加州的斯坦福大學,結尾的簽名是約翰·軒尼詩。最近幾個月,李軒與對方的交流非常頻繁,他們討論的主題,都是關於軒尼詩教授正在研發的一種新risc架構,他把它命名為ips指令集架構。
鼎天公司連入阿帕網帶來的最大便利,就是公司位於劍橋、臺北、矽谷和香江的五個研發中心,都被連成了一體,技術員之間可以實現即時溝通,透過電子郵件就能相互交流。
白子睿開啟電子郵件,一目十行飛快的瀏覽了一遍郵件的內容。這份郵件來自於遙遠加州的斯坦福大學,結尾的簽名是約翰·軒尼詩。
白子睿在最近頻繁的與對方的交流,二人討論的主題是關於軒尼詩教授正在研發的一種新risc架構,軒尼詩教授把它命名為ips指令集系統架構。
從八十年代中期,risc架構在技術上成熟並登上歷史舞臺,處理器的複雜指令集(cisc)與精簡指令集(risc)之間的競爭就一直非常激烈。
從客觀的角度來講兩者各有優劣,可是在整個八、九十年代,學術界卻一邊倒的認為複雜指令集(cisc)已經過時,精簡指令集(risc)才是先進技術的發展方向。
在這其中有兩位最重要的領軍人物,就是分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大衛·帕特森,與來自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軒尼詩兩位教授。
漂亮國幾乎所有大學的《計算機原理》與《計算機系統結構》這兩門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採用的都是這兩位大牛人合編的教材。
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書中大量內容都是以軒尼詩自己發明的ips架構作為案例,對risc架構進行詳細分析闡述,cisc架構則很少被提及。
如果8086處理器晚問世幾年,相信英特爾公司絕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走上cisc的研究之路。可惜英特爾在研發8086的時候,risc架構還沒出現。
為了與8086處理器相容,英特爾後續研發的286、386只能繼續採用cisc指令集,在與全世界抗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白子睿重生之時,英特爾還是無比輝煌,即使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英特爾藉著ib公司pc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