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議衛鞅(第2/2 頁)
了公叔痤的請求,魏罃心中卻是有些五味雜陳。
“唉……”
一聲長嘆自口中吐出,看著面前的公叔痤就聽魏罃沉聲說道:“祖父文侯以吳起為將,河西之地才能夠入我魏國;父親武侯以吳起為將,才能在陰晉之地大敗秦軍。”
“吳起對於我魏國來說也算是位功臣,這些功勞惠及其子孫也是應當。”
“老師以為寡人授吳起之子吳通大夫之爵如何?”
聽到魏罃對於吳通的處置,公叔痤眼底的幾分擔憂,在此刻也是緩緩消失不見了。
“老臣代吳通及其家人,多謝君上。”
“老師不必如此,這也算是我這個做學生的應該做的。”話說到這裡,魏罃的視線卻再次移轉,“說到當年的吳起,如今卻也有一位大才在老師府上。”
“君上說的是公孫鞅吧?”
面對魏罃提起大才,公叔痤很自然地便聯想到了自己的這位早已經進入魏侯視線之中的弟子。
“正是。”魏罃的視線落在公叔痤臉上,詢問的話語隨即響起,“公孫鞅入老師府邸已有五年,不知他如今卻又是如何了?”
“公孫鞅確實是天下奇才,這些年經過了繁雜政務的磨鍊,其對於李相所頒佈的《法經》以及我魏國總體情況更是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一番對於公孫鞅的高評價之後,公叔痤臉上先是幾分思索神情浮現,然後對著面前的魏罃輕聲建議了起來。
“啟稟君上,老臣以為如今公孫鞅政務之上的力量已經足夠,接下來所應該做的卻是外放地方,以一縣之令的身份開始接觸實務。”
“不若將公孫鞅派往秦東,在此地擔任縣令。”
聽完了公叔痤的建議,魏罃在輕輕點頭的同時,卻也想起了前世公叔痤在重病之時的舉薦。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士必發於卒伍。
從一地開始一步步地靠著政績向上晉升,這才應該是一個治國理政的大才所應該經歷的。
就算是強如李悝、吳起這樣的大才,在魏國也都是從一地開始逐漸成為重臣。
由此可以看出前世公叔痤在臨死之前舉薦公孫鞅為相國的行為,究竟是有多麼地不靠譜,而這也是前世魏罃沒有接受他的舉薦的原因之一。
今生今世在被魏罃給予了更多信任之後,公叔痤顯然是多了一些考量。
輕輕點了點頭之後,魏罃注視著面前的公叔痤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依照老師所言。”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