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證(第1/2 頁)
果然不出張居正所料,賈三近奏章上去之後,皇帝根本沒有生氣。反而批答奏章,令朝臣議海漕事,“凡有裨於國事者,可暢所欲言”。
賈三近的奏章被傳閱後,本就喧囂的朝廷,更像是熱油鍋裡被澆了一瓢水,短短時間內,凡是覺得自己有資格在朝中說話的,紛紛上本。
因為賈三近“臣以為世有夷途,安取九折坂;人有參苓、薑桂可以攝生,何試命烏附以苟萬一?”一句有力道,夠辛辣,因此這跟風奏章都引用這一觀點來言海運之不可行。一時間,賈三近風頭無兩。
然而,朝廷也有好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了海運的巨大優勢。因此當皇帝將戶部奏章駁回,讓其復奏之後,這支援海運的聲音也漸漸多了起來。雖然比不得支援河漕的多,但也具有了不小的聲勢。
萬曆三年九月,翰林修撰羅萬化的一本奏章,將賈三近駁的體無完膚,而且讓朝廷上下的海運反對者一時失語。
羅萬化奏章並無昔日狀元卷的華麗言辭,核心內容是三張表格。首張表格內容是元代至元二十年到天曆二年四十六年間,元廷利用海運運糧的資料統計。
表格分為五列,第一列為年份,第二列為起運量、第三列為到達量,第四列為損耗量,最後一列為損耗佔比。
損耗率最高的為海漕開始的第四年,因遭遇颱風,損耗率達到了四分之一,其餘年份,大都在百分之五以下。
從延佑二年道天曆元年,因為元代造船業的進步,海船越發堅固,用的船員也大幅減少——連續十幾年損耗降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一以下。
最低的一年為至治二年,裝船三百二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石,到達三百二十四萬六千四百八十三石,損耗為百分之零點一四!
羅萬化在奏章中算了一下元代四十六年海運平均損耗比:百分之一點六。
這張表格畫完了,羅萬化又列了第二張表格,為太祖、成祖初期利用海運往遼東、北京運糧的損耗,基本上平均在百分之四、五左右,因為太祖時期和成祖初期的海船真的不行。
羅萬化著重指出,王宗沐在隆慶六年試行海漕的損耗資料,也是百分之一略出點頭——這時候王宗沐用的是專業海船。
第三份就是利用運河運糧的漕運損耗表格了,格式和第前面的表格相同,也算裝船量和到達量。這損耗比——簡直沒眼看。從永樂十四年開始到萬曆,河漕運輸過程中的消耗為到達量的二倍左右,也就是每年四百萬石漕運任務,運河及兩岸以此為生的卻要吃掉八百萬石!
自從有了奏章這種文體以來,羅萬化大概是開天闢地第一遭,在奏章內畫上了表格。這三張表格加上寥寥數語,輕輕鬆鬆的指出了一個大家都知道,但是都視而不見的事實,把明朝廷用河漕的低效揭露的淋漓盡致。
羅萬化最後在奏章中論證道:“凡見此三表格者,毋庸再論用海用河。”
“成祖後,復海運之議不絕。憲宗時,邱睿進《大學衍義補》,極言海運萬世之利。世宗時,運道多塞,復海運之議論復亢。然因何而不能興?當政因循守舊,而不敢破而後立耳!”
“先皇洞燭弊源而開海關,海晏波平已有數年。海盜匿跡而倭寇少發,此正復海漕之時也!臣之意與俗論相反,應以海漕為主;保留河漕每年十二萬石,以備用急,其餘全用海漕!”
利用資料說話的這一本奏章實在太有力量,打的賈三近為首的反對海漕的官員潰不成軍。
隨即,賈三近正如張居正所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上了一本《奏言以表格述事於施政有利疏》,痛痛快快的承認自己睜眼如盲,道聽途說,空言亂政。
賈三近在奏章中把自己臭罵一頓,自請處分不說,還建議皇帝,以後各部上報奏章,能用表格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