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刀亂斬狂啄,把閩江淺灘上的鵝卵石砍得迸濺飛射,水花四濺。
在同一個時間點,數百里之外如今“乘桴浮於海”的錢惟昱正站在一艘大福船的船頭,被海風吹得狠狠哆嗦了一陣。
……
砍了半晌,漸漸冷靜下來之後的林仁肇撒手鬆勁,如同一汪雪月一樣鋥亮的橫刀墜入水中,發出“鋥”地一聲輕響,隨著水花泛起些許寒芒,“陳都帥,二哥,為今之計,我們卻如何是好……建州是絕對回不去了,再攻福州去救節帥無異送死,吳越人用如此毒計算計我們,要我屈膝降賊也是斷然不能的,我們還有何處可去?”
陳誨和林仁翰聞言也是面面相覷,想起了往後的慘然前途,不由得悲從中來。
“陳都帥,如今我們在福州…建州之間也不過走了一半路程,正在閩清縣地界,附近的守軍應該也還不知道建州城內的變故,我們打著唐軍旗號,應該也不會受到攔截。不如就在這裡改道,從閩江轉入梅溪,沿梅溪河谷穿越武夷山,折向西南而行,應該可以斜插到泉州莆田一帶。”
“二哥可是想去泉州投清源軍留從效?”
“正是如此留從效自稱節度使,雖然名義上受唐主節制,實則因為福州的吳越人隔斷道路,大唐政令一直不通,所以形同獨立。況且如今,也只有留從效是唯一一支由我閩人自行割據的人馬,去投他,總比在那些吳人、淮人做主的諸侯麾下少受些閒氣,大家同為閩人,同氣連枝,總不能不顧這些香火之情。”
“也罷,便聽林老將軍的,我陳誨也無話可說,事不宜遲,我們各自收拾兵馬,先去閩清縣城籌措一些行軍糧草,隨後就輕裝簡從如此行事吧。此去莆田,要走梅溪河谷,兩岸都是山路,只怕沒個七八天也到不得莆田,山區河谷也不同車輛舟船,如果不多準備些隨身攜行的乾糧,怕是行不得那麼遠路。”
第18章 留從效
閩國滅亡之後,閩地的實力一直是三家均分的態勢原閩國五州,建州是南唐國在閩地的根據地,汀州也被南唐控制,但是不如建州那樣有大批南唐從江西等地調來的客軍鎮守,掌握力度不如建州;福州全境從年初歸屬於吳越之後,也是非常穩定的。
剩下的第三股勢力就是泉州、漳州的留從效了。
留從效此人是土生土長的泉州人,早期的閩國核心高層都是幾十年前跟著王審知從北方南遷來的人,福建本地人一直沒有什麼上升通道。在閩國分裂之前,留從效官職不過是區區一個指揮使而已。閩國分裂後,留從效一派投靠王延政,逐年積功升至都指揮使,督領泉州兵馬防務。
隨著南唐、吳越相繼發兵入閩、瓜分閩北之後,留從效以泉州、漳州兩地為根基、自稱清源軍留後,做起了事實上的土皇帝。不過為了穩固外部,留從效名義上還是選擇了向南唐中宗李稱臣,以聯合南唐牽制吳越。
留從效之所以如此選擇,道理也很顯而易見閩地的南唐主要兵力分佈在建州,連汀州李都無法徹底控制。而建州與泉州之間如果要相互聯絡,一共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其一是在武夷山區內翻500裡的山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其二則是從建州順閩江至福州,隨後走海路或者沿海狹長平原地區的陸路到泉州。
而福州是吳越國的地盤,因此在南唐攻下吳越控制的福州之前,事實上與留從效的清源軍節度使地盤之間是無法通行大軍的。留從效隔著吳越的地盤向南唐稱臣,一方面南唐想接管漳州泉州夠不到,另一方面就算吳越想對漳、泉動手的話,一旦福州兵力空虛南唐又會乘虛而入,因此此前兩年閩地格局也就這樣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在其中一方覺得自己有實力同時幹掉另外兩方之前,誰都不敢先動手導致兩敗俱傷被第三方漁翁得利。
不過,既然稱臣了,自然別人名義上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