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中生活(1)(第1/3 頁)
今天是正式的開學的日子。
唐忠國早早的就把小丫頭收拾好了,送到了前圓恩寺小學上學去了,而他自己則是準備好了上學一應的物品準備提早去細管衚衕的五中去報到了。
這個年代的學制其實是很亂的。
例如四九城的學制就分為「五四學制」和「十年一貫制」,也有不少學校改回了「六三制」。
所謂的「五四學制」是小學五年,初中四年,之後如果要上高中的話,就是三年。
而「十年一貫制」則是小學四年,初中四年,高中兩年。
這主要是見過前後這十年左右時間的遺留問題。
「五四制」是從民國初年就有的學制,但是並沒有普及,因為那個時候普通人能有機會上個小學已經是不得了了,大部分學習慾望的孩子去的還是鄰里的私塾,新學堂也並沒有普及。
但是在抗日戰爭後期,為了普及教育,國家將小學校和中學校進行了等級劃分。
小學校分為初級小學、高階小學和完全小學,分別是4年、2年和6年。
中學校也一樣,分為初中和高中。
但是這樣劃分就導致了下面的教育體系變得異常的混亂。
可能初小的學歷,勉強上個高小,但是高小根本就沒有讀多長時間就退學出來工作了,所以也導致很多工作要求的基本文化水平根本沒有達到。
拿大院裡面的人舉例來說。
三個大爺,一大爺易中海的學歷是初中,但是並沒有唸完,而是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出來工作了。
二大爺劉海中是高小學歷,但是他這個高小也是沒有唸完的,實際上的學歷也就是個初小,這也是為什麼二大爺一直以來競選三車間鍛工車間段長沒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學歷。
車間段長的基礎學歷也是要求初中的,而劉海中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學歷不夠,不去夜校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就想著歪門邪道,車間主任再傻也不可能聘用他的啊。
三大爺學歷算是不錯的,是中專學歷,但是他這個中專也沒有讀完,要不是他身為小業主的爹使了錢,在建國之前就把他塞到了前圓恩寺小學教書,建國之後他能不能考得上教師資格還是另一碼事呢!
這就是老學制,也是因為老學制有了不少學歷與真實文化水平不符的人,國家才對教育進行改革的,但是改革的過程中各種方案並出,就造成了現在學制混亂的結果。
就拿唐忠國本人來說,他是一開始就是「五四制」的學生,之前的中學的是161中學,而要考五中的話,他的學制就變成了「十年一貫制」的學生了,他的高中也就只能讀兩年,而這兩年之後,他可是要跟大批上了三年高中的學生競爭的。
要不是,這個年代的教學水平跟後世真的沒法比較,應試教育也沒有真正普及開來,所以競爭程度對唐忠國來講肯定沒有那麼多的。
還好的就是,去細管衚衕五中讀書根本就不用住校的,他家離得相當的近,步行也就15分鐘,如果騎車的話可能也就六七分鐘這樣子。
唐忠國準備的東西也不少的。
除了必須要帶的糧票、肉票和菜票之外,唐忠國把所有的二手高中課本都帶上來,打算就放在學校用不拿回家了,畢竟,現在的高中生活並沒有以前那麼緊張,冬季是上午十點上學,下午四點放學,而夏季的情況就是上午九點上學,下午五點放學,要多延長兩個小時。
其實放學之後也並不是直接回家的,而是需要做勞動的。
例如大部分人都知道的,需要去撿煤核和拾大糞去換票,票要交到學校的,學校可以用這些票抵一部分的菜票和熱水的錢的。
要知道,現在打熱水是要錢的,有學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