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手到擒來(第1/3 頁)
二月初一。
在網路上掀起了諾大波瀾的喜劇影片《功夫》,完美落幕。
一個月總票房,全國累計斬獲共計49億。
豆瓣評分,穩定在了9.2分。
在如此票房和口碑雙豐收之下。
劇中配角龍套,也因此而大受益處。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憑藉在這部劇中的個性角色,而紛紛大火。
網路上到處流傳著‘包租婆’、‘齙牙妹’、‘爆醬’這些劇中屬於配角和龍套的傳說、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的六指盲人琴師。
說出“工作要認真,犯錯要捱打”經典語錄的斧頭幫老大。
放出一句‘還有誰’的囂張話,而被亂斧砍死的鱷魚幫頭目。
以及沒有名字的男女主。
一個街頭小混混,一個啞女的完美演繹融入角色。
不談技術層面,只說劇情人物臺詞。
就已經讓看過這部片的觀眾們和大多數的專業電影人,大聲叫好,津津樂道了。
更別提,劇中還有大量的音效、背景樂、皆為一人原創。
如此種種,讓《功夫》徹底火出圈。
原本二月初《功夫》這部電影就要按照合同,如約下架。
但耐不住網友們的強烈呼聲,影片反響太過強烈,各大影院豈能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不用電影製作方,也就是大唐娛樂申請。
院線渠道,電影發行方便自行聯絡到了大唐娛樂,通知《功夫》的製片方,這部影片,可以再在各大影院延續放映一個月。
大唐娛樂同樣不會放過這個在傳媒娛樂行業嶄露頭角、大放異彩的機會。
非常配合發行方的各項宣傳。
無論是通知演員們訪談還是記者問答會,面面俱到,呼之既應。
其實也不用怎麼宣傳了。
因為《功夫》的爆火,有許多蹭熱點的影評人,影片博主,早就投入其中,自發宣傳了。
就如同‘越有錢的人越有錢’、‘越努力的人越努力’這個良性迴圈一樣。
網上鋪天蓋地都是《功夫》的宣傳和電影劇情解析。
但熟知劇情,看過一遍兩遍甚至三遍的觀眾們,仍舊願意到電影院去捧場。
像是對待自己的事情一樣,想要把這部電影變成華夏的票房神話。
因為在這個世界的話語電影史上,從來沒有一部影片,像《功夫》這樣,集演員、音效、劇情都恰到好處的商業片。
劇中的演員,除了自帶流量的男演員邵陽之外,其他大半都是娛樂圈的小透明。
甚至有些人在一開始,連演員都不是。
比如‘齙牙妹’,這個姑娘是邵陽在魔都奶茶店找的,原本只是個調飲師。
比如‘爆醬’,那個喊‘包租婆沒水了’的普通大男孩兒,只是個送外賣不慎得撒了,賠了一大筆錢坐在路邊抹淚,生活不如意的新手外賣員。
比如‘包租婆’、‘包租公’,是一對兒在夜市路邊賣炒飯,供兒女上大學的中年夫妻。
再比如劇中的大BOOS火雲邪神,原本只是一個魔都藝術學院食堂後廚掌勺的廚師。
但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
他們都是普通人。
唯一和其他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敢於嘗試新的東西。
在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抓住了。
讓他們從普通人的群體中脫穎而出,變成一個個劇中鮮明的人物角色。
收穫財富的同時,也會徹底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
就彷彿應了那一句話。
世間事,一切自有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