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張國燾沒有獅子大張口。他提出的經費預算十分小心,也十分謹慎。
但陳獨秀一回上海立即批評了張國燾。他說,這麼做等於僱傭革命,中國革命一切要我們自己負責,所有黨員都應該無報酬地為黨服務,這是我們要堅持的立場。
本著這種立場,陳獨秀與馬林談成僵局。包惠僧回憶:「馬林按照第三國際當時的體制,認為第三國際是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總部,各國共產黨都是第三國際的支部,中共的工作方針、計劃應在第三國際的統一領導之下進行。」
陳獨秀不同意馬林的意見,他認為中共「尚在幼年時期,一切工作尚未開展,似無必要戴上第三國際的帽子。中國的革命有中國的國情,特別提出中共目前不必要第三國際的經濟支援,暫時保持中俄兩黨的兄弟關係,俟我們的工作發展起來後,必要時再請第三國際援助,也免得引起中國的無政府黨及其他方面的流言飛語,對我們無事生非的攻擊」。
雙方對此爭論激烈,幾次會談都不成功。在一旁擔任馬林翻譯的張太雷著急了,提示陳獨秀說,全世界的共產主義運動都在第三國際領導之下,中國也不能例外。不料陳怒火中燒;猛一拍桌子,大聲說:「各國革命有各國情況,我們中國是個生產事業落後的國家,我們要保留獨立自主的權利,要有獨立自主的做法,我們有多大的能力幹多大的事,決不讓任何人牽著鼻子走!」
說完拿起皮包就走,拉都拉不住。
要不要向共產國際匯報工作並接受其經費受其領導,這是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也是中共中央出現的第一次爭吵。
但經費問題畢竟是極其現實的問題,很快,連火氣很大的陳獨秀也無法「無報酬地為黨服務」了。他開始以革命為職業,便失去了固定職業和固定收入,經濟上很不寬裕。起初商務印書館聽說他回到上海,聘請他擔任館外名譽編輯,月薪三百元,他馬上接受;但這一固定收入持續時間很短。他大部分時間埋頭於黨務,已經沒有時間再為商務印書館寫稿編稿了。
窘迫的陳獨秀開始經常出入亞東圖書館。
亞東圖書館的職員都是安徽人,與陳有同鄉之誼。它出版的《獨秀文存》有他一部分版費。於是他沒錢了就來亞東,但又從不開口主動要錢。好在老闆汪孟鄒心中有數,每當他坐的時間長了,便要問一句:「拿一點兒錢吧?」陳獨秀便點點頭,拿一點兒錢,再坐一會兒,就走了。
即便如此,陳獨秀也不肯鬆口同意接受共產國際的援助。
與共產國際的關係出現轉機是因為他的被捕。
1921年10月4日下午。陳獨秀正在家中與楊明齋、包惠僧、柯慶施等5人聚會,被法租界當局逮捕。到捕房後他化名王坦甫,想矇混過去。但不久邵力子和褚輔成也被捕,褚輔成一見面就拉著陳的手大聲說:「仲甫,怎麼回事,一到你家就把我拉到這來了!」
陳獨秀的身份當即暴露。
對陳獨秀被捕的訊息各大報紛紛登載,鬧得滿城風雨。李達通報各地的組織派人到上海來,設法營救,並電請孫中山先生幫忙;孫中山立即打電報給上海法租界的領事,要求通融。
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共產國際代表馬林。他用重金聘請法國律師巴和承辦此案。
10月26日,法庭宣判陳獨秀釋放,罰100元了事。
陳獨秀原來估計,這回自己要坐上七八年牢了。出獄後才知道,馬林為了營救他們幾人,花了很多錢,費了很多力,打通了會審公堂的各個關節,方才順利結案。
按照李達的說法:馬林和中國共產黨共了一次患難。
這次遭遇留給陳獨秀的印象極深。他透過切身經歷才真正感悟到:不光是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