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獨闖謝莊村(二)(第2/2 頁)
,當差的和不當差的,勞心的和勞力的,就是不一樣呀。凡是種地、幹體力活的,多是暴露在野外,風水日曬,容顏衰老的也快。
劉牧之勸慰老人:“富貴由命,老人家不必想太多,有吃有穿,能吃能睡,這就是福氣。”
按老人指的路,劉牧之轉了兩個彎,出了街巷便看到一條路之隔、建在村子外的謝氏祠堂。說是謝氏祠堂,其實就是他謝耀祖的家祠,一般的同姓窮人誰有錢有閒去擺弄這個,即便是謝耀祖的本家親戚,都是泛泛無名之輩,謝耀祖也不會讓把他們寫進自家的族譜。
劉牧之圍著祠堂轉了一圈,這是個大概七八十平方米的小院子,院牆很高,至少兩米五左右,牆頭上使用了帶有花紋雕飾的瓦片。院牆延伸到大門處,逐漸向裡收縮,做了一個八字牆,在門檻的左右,各安放了一座石獅子。
門樓的頂部結構與房屋類似,主要是木質材料,採用的是斗拱、挑簷式,全部用榫卯連線,未使用一根鐵釘。門樓頂部有彩繪,鬥框邊也飾有花卉、蝴蝶、葡萄等圖案,中間一塊木質原色的牌匾上,用墨水書上“謝氏祠堂”四字。院落的四周都種上了柏樹、松樹,看起來莊嚴、肅穆。
劉牧之看左右無人,從身後的揹簍取出藏在下邊的無人機,開啟機翼,然後又在無人機的下方吊著一個銅錢大小的微型播放器。
無人機升上空中,俯瞰整個祠堂,進入大門後,左右兩邊各有一間廂房,廂房建築規模較小,中間一間氣勢宏偉的建築,便是供奉謝家祖宗牌位的享殿了。隨著無人機飛行高度的降落,劉牧之看到大殿正門,門並沒有關,正對大殿中間懸掛著一塊匾額,上書:萬古長青。匾額下方供奉的是三尊佛像,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地藏菩薩,三尊佛像呈站立式,均身高一丈有餘,一手捻訣,一手拿著法器,雙眼微睜,注視著世人。
兩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得到長足發展,百姓普遍認可、信奉的,卻是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甚至一度超過了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
謝氏祠堂供奉佛像,便可看出當時人對佛教的尊崇,也寄託了對逝去的親人美好的願望,與神明同殿,死後不會化成鬼而下地獄,是升上天了。
殿內佛像左右各擺放著幾個牌位,想是謝耀祖家的先人們並非什麼豪紳大戶,之前並無續寫族譜、供奉祖宗的習慣,以致於傳至謝耀祖突然發達後,要追根溯源卻又無從查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