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頁)
1985年6月於慕尼黑
安東&iddot;約阿希姆斯塔勒
佐勒的書《希特勒的私生活》的出版經過
在許多當代史書籍中,佐勒的書《希特勒的私生活》中的章節曾不止一次地被引用。格哈德&iddot;l&iddot;魏因貝格在他為《希特勒的第二本書》(斯圖加特出版社1961年版)一書寫的序言中曾提及佐勒的書的資料歷史價值,他寫道:&ldo;對住勒的書也需要進行史源學方面的考證研究,但這種研究只能侷限在引文的出處上。&rdo;文章接著寫道:&ldo;編者同意特雷弗&iddot;羅珀斯的看法,認為該書(指佐勒的書)並非毫無價值。例如有些細節,像攝影師霍夫曼患所謂副傷寒病、(見第275頁)和希特勒的一位女營養師系非雅利安人出身(見第135頁)等說法在現在可供查閱的莫雷爾檔案中都可得到證實。&rdo;
達維德&iddot;歐文在《希特勒走向戰爭的道路》一書的前言中詳細論述了某些書籍和資料來源的不可靠性,他寫道:&ldo;1949年由阿爾貝特&iddot;佐勒編輯出版的名為《希特勒的私生活》一希特勒女秘書的回憶錄(同樣地)是不可靠的。書中涉及的女秘書,克里斯塔&iddot;施洛德雖在被盟軍拘留期間被迫寫過一部回憶錄底稿,但是對於這部在未經她同意的情況下發表的回憶錄中的許多內容,她堅決否認是出自她的筆下。
那麼,佐勒的書的真相究竟如何,這本書是誰執筆撰寫以及它是怎麼產生的,對這些問題我將一一作出回答。
書名為《希特勒的私生活》,副題為《他的女機要秘書經歷談》的這本書的確是根據1945隼對我的審訊和我的筆記寫成的。我在被拘留的初期,在美國第七軍團奧格斯堡拘留所裡認識了當時任審訊官的一位上尉。他的年齡約在40‐50歲之間,是美軍中的法國人,講一口非常好的、帶有阿爾薩斯口音的德語。他待人和藹,他的這種態度使得以往令我感到陰森恐怖的氣氛(在每個門口,每層臺階上都站著手持刺刀,眼睛骨碌碌轉的門衛)一下子變得輕鬆和親切起來。
這位當時自稱伯恩哈德的上尉屢屢向我表示友好。有一天,當我非常激動地向他述說起剛剛發生的事情時,他十分關切地聽著。我告訴他,早上一個美國人來到這裡,要我交出所有的首飾,我說我沒有首飾,這位美國人便指著我的珍珠耳環說:&ldo;這是什麼?&rdo;就這樣,我不得不把這副耳環交給了他。
伯恩哈德上尉對我的惱怒表示諒解。他雖沒有進行任何努力把這副耳環歸還於我,但是他卻主動提出願為我保管其餘有價值的東西:一個裝有首飾以及剩餘的錢(幾千帝國馬克)的貼身小皮中和一個裝有大約100幅阿道夫&iddot;希特勒的草圖的亞麻布信封,這些畫都是我在貝格霍夫被摧毀之前搶救出來的。佐勒後來在他的書中部分地發表了這些草圖。
伯恩哈德上尉此後便對我進行了一連串的口頭審訊,如:我是怎樣當上秘書的,希特勒怎樣口授,他的談話,為什麼他不吸菸,不喝酒,還有他的生活方式,他對最親近的下屬的態度,他與已去世的外甥女格莉&iddot;勞巴爾的關係,與愛娃&iddot;布勞恩的關係和其它許多問題。
他每隔幾天露一次面,有一天早上他佈置我把我所講的一切都寫成書面材料。他對我很好,不時地帶給我一盒香菸,有一次還給了我一瓶香檳酒。在得不到任何安慰的無聊的監獄生活環境裡,在令人沮喪的狀況下,他的態度似乎使我得到了某種安慰_
就這樣,我把他所要的情況清楚、準確和簡明扼要地寫成了材料,心想,但願能以此影響他為我儘早獲釋盡力。在拘留所裡,當時已有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