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因為我長時間從事當代史的研究工作,目前又正在撰寫《論希特勒的寬軌鐵道》一書,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便發現我是她的一位對話夥伴,與我談及她的生活、她的過去、&ldo;從前那些人&rdo;和希特勒。就這樣,她向我講述了她與&ldo;佐勒的書&rdo;的經歷、該書的產生過程和1945年以後撰寫的她過去的經歷。
她非常憎恨那些記者和想利用她的人。一旦她在書刊中發現了不符合事實的描寫,便會極其憤怒。有時我覺得她在有意尋找一些不符合事實的東西。赫爾曼&iddot;吉斯勒稱她為&ldo;製造上層嫌疑的人&rdo;是不無道理的。
施洛德女士是一個執著追求真實的人。在她的遺物中,我曾發現一篇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文章,在剪報上她兩次用紅線將下面這段話標出來並在旁邊加了注‐‐&ldo;這是對真實的真正解釋&rdo;:
真實是偉大的。人們可以歪曲它、篡改它、掩蓋它、割裂它和弄亂它,但卻不能消滅它。它不斷再現,總有一天它的光芒會照遍每個角落。不錯,人們可以撕破它的衣服,然而它的面孔卻仍然是美麗的。真實也有被掩蓋‐‐這往往是由於國家的原因‐‐甚至有走向破滅的時刻,但是總有一天它會重見光明。無論是在私人生活中,還是職業生活中都是如此。人們不止一次地上當受騙。有一句古老的諺語說:&ldo;謊言是世上的常事&rdo;。然而謊言最終不會得逞,我們應耐心地等待真實到來的時刻。在羅馬貴族院裡刻有這樣一句話:&ldo;真實縱然有&l;沉沒&r;,但決不會死亡。&rdo;&ldo;真實必須有堅硬的腦殼,因為它的頭時常遭到衝撞。&rdo;這句民間格言不止一次地引起了我們的思考。
克里斯塔&iddot;施洛德對事情喜歡尋根究底,憎恨對事實的歪曲,實際上,她從未完全從她過去的經歷中擺脫出來。至於一個在希特勒身邊工作和生活過12年的人是否還有能力擺脫過去,這則要另當別論了。
她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納粹黨人。她常說:&ldo;如果1930年刊登在報紙上的那則廣告不是納粹黨的,而是共產黨的,那麼也許我會是一名共產黨人了。&rdo;施洛德女士是一位以批評的眼光看待、表達、觀察和分析事物的人,於是她在希特勒、所經歷的事情、當時的朋友們、納粹制度、戰爭後果和毀滅猶太人的暴行之間內心充滿了矛盾。
施洛德女士在1979年2月18日的筆記也許說明瞭她的內心矛盾、她斷斷續續進行的工作和她對真實的追求:
&ldo;多年來大家都勸我,要我把我所瞭解的有關希特勒的一切都寫下來。我在很久以前就已開始用打字機謄清我1945年撰寫的速寫筆記。然而進行的不是給自己提出的每天至少要努力工作二三個小時的任務,而是總在考慮希特勒複雜的性格。它使我沮喪。我陷入了一種精神失常的狀態中,如同俄國作家伊萬&iddot;同察洛夫在他那部1859年出版的小說中描寫的奧勃洛莫夫其人一樣,本打算於明天或後天要做某件大事,然而後來卻還是以&l;某種文雅的惰性&r;在床上度過他的時光,他每次都被美妙的計劃、設想、展望搞得疲憊不堪,心醉神迷。
&ldo;如果認為我能揭示阿道夫&iddot;希特勒的&l;真面目&r;,那是個誤會。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太複雜了。安妮&iddot;勃蘭特今天早上也向我證實了這一點。她,安妮,於1945年3月初曾被愛娃&iddot;布勞恩請到總理府去與希特勒一起喝茶。喝了一會兒,傭人走了進來,低聲告訴安妮,她丈夫來了,正在樓下等她。對此希特勒非要知道他們說的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