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太皇太后撐腰(第1/2 頁)
性子還未徹底沉澱下來,只顧著爭一時的意氣不懂得放長線釣大魚,在宮裡這樣的嬪妃走不了太遠。
“太皇太后猜道您大約是受了委屈才會如此行事,所以才派奴婢去尋您。”蘇麻喇姑輕聲說著話,一邊將人引進了慈寧宮裡:“待會兒您見了太皇太后大可以將委屈全都說出來,她老人家如今在宮中就只有您這麼一個小輩了,總是要護著您的。”
多麗雅聽著感動極了,連連點頭道:“我知道,多謝蘇麻喇姑指點。”
慈寧宮正殿,太皇太后高坐上首尊位,手中握著一串佛珠來回捻動,佛珠相撞發出清脆的響聲,因著殿內十分安靜,稱的那聲音十分刺耳。
佛珠本是為了撫平心緒所持之物,但太皇太后此時看著卻並不平靜,甚至臉上還看得出來幾分顯而易見的焦躁。
“太皇太后您快看,誰來啦。”蘇麻喇姑伸手製止了一旁想要高聲通傳的宮女,自個兒開口說道。
太皇太后頓時佛珠也不轉了,循聲盯著門口的方向,待見到蘇麻喇姑身後那個高挑的身影后,才緩緩舒了一口氣。
嘴上卻道:“這不是咱們威風凜凜的宣妃娘娘麼,今兒是什麼風把你給吹到哀家的慈寧宮來了。”
多麗雅恍一聽見,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宮室,以為說話的人是皇貴妃呢。這麼陰陽怪氣的話從太皇太后的口中說出來莫名覺得違和,還得是皇貴妃說出來才更有那個味道。
“臣妾給老祖宗請安,老祖宗萬福金安。”多麗雅討好的衝太皇太后笑笑,兩人眉眼相對仔細打量還是能發現有幾分相像的。
太皇太后終究是擔心她更多些,揮手讓她坐下後便問道:“衣庫是個什麼情況,他們做了什麼惹你不高興了?”
不愧是太皇太后一開口就直接將過錯方安在了衣庫那邊,多麗雅聽著這顯而易見的維護之語,心裡湧過一片暖流。
“不過是衣庫見臣妾久久未曾侍寢生出了慢待之心罷了,倒也沒什麼大事,老祖宗無需太過操心。”多麗雅直接一筆將那些委屈草草帶過,太皇太后如今年紀大了,還是安心頤養天年最為重要。
但太皇太后本人可不這麼覺得,有人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虧待了她博爾濟吉特氏的姑娘,她要是不追究還好意思被多麗雅稱一句老祖宗麼。
就算她是大清的太皇太后,但她也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你放心大膽的說,哀家在宮中苦熬多年付出無數心血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若是連你都護不住,哀家這個太皇太后也白做了!”太皇太后擲地有聲的說道,她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情緒外露過了。
蘇麻喇姑一直伺候在她身旁是最清楚不過的,為著皇上的面子,太皇太后已經許久未曾掌權了。
現在見到這樣的太皇太后,蘇麻喇姑別說有多高興了,就連多麗雅也發現了,失去了權利的太皇太后看著憔悴了許多,可見權勢是這女人最好的保養品這句話很有道理,權利握在自己手中時是何等的風光恣意,得到後又失去才是最傷人的。
偏偏太皇太后當初又是心甘情願的將手中權柄交託給了康熙,只為成全他們之間那份祖孫之情。
但儘管如此,太皇太后為多麗雅撐腰也還是能做到的。雖說大清是從關外而來,可延續至今也多少受到了一些漢族規矩的影響,比如:孝道。
想要在前朝做官建功立業就不能有品德上的汙點,不孝乃是重罪。帝王若是傳出不孝之風,前朝那些大臣只怕就會勇敢直諫,說不定有些人還會效仿史書上的名臣魏徵,將康熙唸叨的滿頭包。
為了不被大臣們的唾沫淹死康熙也必定會如太皇太后所願的,當然前提是這件事不能涉及朝政。
多麗雅知道太皇太后既然說得出這句話心裡必然是早早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