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歧路莫憑欄 5(第1/2 頁)
“延佑七年,家父致仕,當今急召盧象山回都,便是要升他做禁軍都宣撫使的。然當今卻只升他做了都承宣使,便是留有餘地,待盧象山平定宮變,才將他升做禁軍都太尉。實則盧象山在四大都司之中,威望並非最高,功績也非最著,若論禁軍之中除家父外,威望最高,功績最著者非石方白莫屬。究其因,乃是其時隴西戰事焦灼,若是臨陣換將,只怕出了亂子。便是北疆李克讓,也是難以抽身的。只漢中情勢最穩,西蜀兵弱,縱是亂一陣子,也於大局無礙。當今乃是權衡再三,萬不得已,才將盧象山召回都中,委以重任。也算盧象山機緣巧合,才能助當今平定叛亂,升此要職。”
“盧象山又何嘗不知這其中原委,若說那時盧象山於功名尚不熱衷也還罷了,但他做了三年禁軍將首,若有人威脅到他的位置,他豈能甘心讓位?”
“陳崇恩雖打了幾場勝仗,得升高位,卻畢竟年輕,資歷尚淺,禁軍之中威望不夠,如何能威脅到盧象山?便是再教他立幾個大功,也不是三、五年之內便能升到百將之首的。石方白卻不可同日而語,石方白經營隴右數年,可謂勞苦功高,舊將也遍佈禁軍,最為得力的舊將陳崇恩更是升到了都指揮使之位。若是石方白當真能一戰平定隴右,這場大功便能直接威脅盧象山了。那時石方白得勝還朝,當今如何封賞石方白?只怕便封做都宣撫使也不為過。縱是當今顧念舊情,不肯要石方白頂替盧象山,也要封他一個都承宣使。這都承宣使之位昔日並不要緊,然自從盧象山任過此職後便大不相同了。那盧象山任都承宣使之時也是大權獨攬,執掌禁軍。若是石方白任了此職,豈不是要與盧象山分庭抗禮?盧象山又豈會於高位之上坐得安穩?”
“是以盧象山才提出這個取蜀方略來。若是盧象山統兵滅了西蜀,這番功績卻又大過石方白了,那他都宣撫使之位方才坐得安穩。”
秦玉愣怔半晌,方才恍然道:“原來如此,永業剖析當真透徹,盧太尉心機如此之深,也當真令人意想不到。”
徐恆冷笑道:“初為中下級武將之時,自然無甚心機,只要殺敵立功便好,眾人皆是如此。然入得朝堂,身在中樞,若無心機,只怕早晚死無葬身之地。”
劉遜介面道:“永業所說乃是至理,如今制司雖只是官居五品,卻是統兵大將,日後遇事也要三思才是。”
秦玉拱手道:“秦玉受教了。只是永業適才說我左驍衛想出兵並非無望卻是何意?”
徐恆道:“若是盧象山統兵伐蜀,左驍衛定然無望出兵。然若是陳崇恩為主將,領兵出征,璧城便無慮矣。”
秦玉怔了一怔,劉遜道:“陳都司若掛帥出征,自然要選我左驍衛出兵,然盧象山既已呈奏方略,又明言不要陳都司再爭,陳都司又如何好違抗上命。況且趙都司現在漢中,若是陳都司去了,又是以誰為主?”
徐恆道:“陳崇恩身為一軍主將,難道便任人擺佈麼?況且為國征戰乃是武將之責,陳崇恩爭一爭領兵之權又怎能算是違抗上命?當今見武將不畏戰,只有心中歡喜,又豈會怪罪?只要不與盧象山撕破面皮,便無大礙。至於趙練材,前日我便說了,趙練材禍在旦夕,本不足慮,陳崇恩到漢中之時,必是全軍主將。只是有了伐蜀之事,我那二兄想要升都指揮使,只怕還要再立奇功才可。”
秦玉道:“永業之意我已明白,我自是可勸說陳都司爭這伐蜀主將之位,然盧象山本是軍中悍將,又鎮守漢中多年,於蜀國最是熟悉,如今又是他提出取蜀方略,只怕他已操必勝之券。若是沒有必得的法子,只怕陳都司也不肯冒得罪盧象山之險去爭這統兵之權。”
徐恆笑道:“這事自然,但若是陳崇恩肯爭,這事還是有七成把握的。”說著笑意一斂,接道:“璧城試想,昔日四大都司,當今為何獨留趙練材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