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第3/4 頁)
,不禁連連唏噓而再三興嘆。
優秀的歌曲,就是有這樣感染人心的力量,太白樓二樓的氛圍就變得感傷起來。
再過一會兒,說不得就有些唱和大作醞釀出來了,文壇聚會都是這樣的玩法。
偏偏在這種文藝氛圍裡,就有人非常不合時宜,很不文藝的敲了敲窗欞,高聲問道:“在座諸君子,覺得在下寫的戲詞如何啊?”
被壞了詩意的眾人一時無語,要不是看你這小學生是唱詞原作者,你就要被轟出去了知道不知道?你到底懂不懂行規?
秦德威卻不以為意,繼續開口道:“諸君身在南都,又是飽讀君子,當知六朝之故事!
有沒有想過,六朝傾頹敗壞,出現方才唱詞中的景象,何故也?諸君豈不聞,當時有上品無寒門,英俊沉下僚之說?”
這事兒不用細說,大家都懂。
魏晉六朝時選拔人才全靠九品中正制,簡單說就是靠小圈子主觀品評,最後導致高位者都是高門大族的裙帶關係,尸位素餐無能之極。
然後又見秦德威慷慨激昂的說:“我太祖高皇帝開基立業,深明裙帶薦舉之弊端,定下科舉取士為國家用人根本之策。百五十年來,大體取人得法,賢臣輩出!
所以科舉不公,絕非小題大做,實乃不可不關注的大事!若一直取士不公,方才戲詞中的六朝故事就在眼前啊!”
眾人繼續無語,本以為你是個文藝少年,要帶著大家一起嗨,結果你卻突然開始給大家上政治課說教?
說來說去,最後還是落腳到科舉不公!你這原作者能否不要這樣俗氣,玷汙瞭如此風格獨特、淒厲哀絕、註定經典的詞曲!
有人實在忍不住了,打斷了秦德威的政治課,扭轉到文藝座談會的正題上:“敢問秦小友,這段唱詞是什麼題目!可否將曲詞借在下謄抄!”
秦德威長嘆一聲,答話道:“最近我時常夢到六朝,卻又像是六朝夢到了我。”
眾人被小學生重新出現的文藝腔震了震,又想起了那句“青溪桃葉渡江人”,莫非就是隱喻此意?
這小學生天賦非凡不流於俗,簡直不像是個十三歲少年,莫非有隔世宿慧,乃是六朝風流人物轉世?
“所以這段唱詞命名為金陵春夢!”秦德威說著又指了指雖然滿臉淚水痕跡、卻別有一番新風情王憐卿:“曲詞都送給了王美人,若想索求的,找她就行了!”
咔嚓,面無人色的馮雙雙無意間掰斷了細細的竹筷。難道以後這段時間,她馮師姐就是團扇才人居上游,而王師妹就是金陵春夢王憐卿?
先前沒人告訴過她,以寫景寫情見長的小學生也會寫惡毒諷刺的詩詞啊。
又有人問道:“敢問唱段可有全篇,或者有什麼背景人物故事麼?”
秦德威又答道:“在下曾經夢到,自己曾經是個千年前的衣冠子弟,在南朝滅亡後入仕於隋。若干年後,重遊金陵舊地,卻偶遇當年定情的紅顏知己。
兩人感慨人生鉅變,山河易色,忍不住站在桃葉渡口抱頭痛哭!這就是唱詞的背景。”
王憐卿突然握住了秦德威的手,深情款款的低頭看著秦德威。
大家都是讀書人,只聽概述就能腦補出一段悽美的才子佳人愛情故事,身世浮沉再配上剛才那段天下興亡的唱詞,簡直絕了!
感天動地,穿透古今,催人淚下!是不是可以醞釀出一段同人故事或者詩詞,蹭一蹭原唱詞的流行?
秦德威繼續悠悠的講述夢裡故事:“然後兩人哭過之後,一起痛斥前朝用人不公、人才埋沒、裙帶竊位,讚美大隋開科舉取士乃千古良策啊”
臥槽!在座讀書人差點一起破口大罵,你小學生要文藝就文藝到底,不要總是大煞風景的突然二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