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第2/3 頁)
總算覺得自己沒有愧對昭懿皇后。
一時飯畢,葉淮起身又要往書桌前去,趙有德唯恐他積食,便搶先開口道:“公子,您用膳前,殿下著人遞了話過來,說是榮國公老夫人往南安王府去了。”
葉淮腳下不停,隨口問道:“她和南安太妃說了什麼?”
趙有德回道:“她們說了什麼並不曉得,只知道榮國公老夫人出來時臉色不怎麼好看,緊接著又往理國公府去了一趟。”
葉淮停下,偏頭問道:“如何?”
趙有德道:“更不好了,榮國公老夫人還去了北靜王府,但……”他搖搖頭,“回府時,老夫人險些站不住腳呢!”
葉淮沉吟片刻,笑了。
趙有德覷著他的臉色,道:“殿下故意使人將要帶走林家姑娘的事透露給賈家,就是想瞧一瞧榮國公老夫人的反應,老奴卻不大明白這是為何。”
葉淮到書桌前坐下,道:“皇帝賜婚,別有所圖,是人人心裡都清楚的,史太君不會不明白,她連姑母見一見她外孫女都不願意,怎麼會願意讓姑母將她外孫女帶回去,在姑母手底下過活呢?”
趙有德點頭道:“所以,知道殿下得了陛下的口諭,史太君必然想方設法的要斡旋此事,好讓殿下不能帶走她外孫女,但是,史太君願意不願意,又能如何呢?”
葉淮笑道:“你認為姑母所謂乃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嗎?”
趙有德忙躬身道:“老奴不敢!”
葉淮卻不在意,依舊笑言道:“姑母之意,並不在史太君如何,而是要看史太君求的人。”
“求……”趙有德恍悟,“是理國公府!”
理國公府出了位貴妃娘娘,貴妃長子乃是皇帝的第三子,僅比廢太子小一歲,如今受封英王,頗得皇帝看重。
在朝中,四王八公向來是英王的擁躉,女眷中,這些府裡的王妃誥命們自然為貴妃馬首是瞻。
葉淮道:“史太君想求的不是理國公夫人,是想透過理國公夫人,求得貴妃相助。”
昭懿皇后薨逝後,皇帝另立新後,但新後不為皇帝所喜,皇帝更寵愛柳貴妃。若能讓柳貴妃給皇帝吹吹枕邊風,或許能讓皇帝改變主意。
而柳貴妃,或者說是英王,他會如何呢?
他想讓長寧公主帶著林如海的女兒離開京城嗎?他放心長寧公主手裡多了一個對付林如海的籌碼嗎?
趙有德察覺到葉淮話中的深意,他不明白主子為何盯住了英王一系,小心提醒道:“當日誣陷太……殿下的首告,並不是英王,而是莊郡王。”
莊郡王是皇帝的第二子,與英王同年,但他的生母德妃為陛下厭惡,陛下遷怒於他,以至於莊郡王是陛下成年封王的諸皇子中唯一一位郡王。
莊郡王在朝中素來如同透明人,陛下不喜,他外家又已敗落,底下更沒有朝臣擁躉,只在府裡養了幾個幕僚,彰顯下皇子的威風罷了。
然而就是這位不顯眼的莊郡王,卻是誣告廢太子謀逆的首告。
偏偏,皇帝派人搜查時,還搜到了切實的證據——龍袍以及聖旨。
龍袍是在東宮搜出來的,讓太子繼位的聖旨是在吏部侍郎齊梁衙門中搜到的。
罪證確鑿,縱然廢太子百般辯白,皇帝已經被氣昏了頭腦,定要治廢太子的罪。
想到父親被誣陷一事,葉淮眼神冰冷:“但父親被廢后,得到最多好處的是英王,而不是莊郡王。”
趙有德就更不明白了:“這……”
廢太子被幽禁於京郊別莊後,莊郡王異軍突起,朝中不少文武大臣皆投入他的麾下,他一時間風頭無兩,聽說陛下還欲晉封他為親王,而英王卻同從前並無分別,甚至還被莊郡王搶了不少風頭,怎麼得到最多好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