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2/2 頁)
前5707一前4807)的著作中。】
【2託瑪斯&iddot;莫爾(1477‐1s35),英國人文主義者、天主教聖徒,曾任下議院議長、內閣大臣。&l;烏託邦》一書的作者。】
六
諷刺則是另一回事了。
諷刺用幽默和機智批判社會,希望人類或人類的社會公共機構能得以改善。諷刺效果的實現依賴於讀者區分現實和幻想的能力。諷刺以幻想為背景,呈現真人真事,而且,這種幻想往往是誇大的幻想。讀者或觀眾必須把幻想轉化為現實;在這種轉化中,讀者對諷刺的欣賞才能得以實現。
因此,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1、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2的作品是以戲劇的形式表現現實的作品,劇中的人物都是歷史人物。當然,為了突出劇情或重新解釋某些歷史事實,一定程度的戲劇化是容許的,但悲劇的平民色彩與宗教性質,不容許有多少幻想成分。
然而,阿里斯托芬3的喜劇,則完全容許幻想。當然,那些脫離現實的幻想必須為觀眾所理解,才能達到喜劇的效果。例如,在《雲》劇中,阿里斯托芬諷刺了似是而非的教育制度;這種制度教育出來的雅典人只是為勝利爭辯,而不是為真理爭辯,讓非正義戰勝正義。為了把上述特點人格化,阿里斯托芬把蘇格拉底放在一個籃子裡,並把籃子置於天地之間的半空中。
【1 埃斯庫羅斯(公元前5257-前456),相傳寫了80多個劇本,現存《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波斯人》、《阿伽門農》等悲劇7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