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朱棣登基(求推薦、收藏)(第1/2 頁)
第二天吳溥去翰林院點卯應班,出門之前千叮萬囑,讓吳與弼教導黃昏,今日只做一件事:認讀《三字經》全文。
吳溥一走,黃昏就開溜。
被吳與弼一把拉住,說黃昏哥哥你今天要是不認讀《三字經》所有字句就不能讓你出去。
小眼神無比認真。
黃昏也是無奈,又不好打擊這位未來教育家的積極性,只得去書房。
好在《三字經》簡單。
前後沒到半個時辰,黃昏全部認完——畢竟《三字經》耳熟能詳,遇見繁體字參照現代版本,也能認讀完。
黃昏一溜煙跑了。
留下吳與弼瞠目結舌,訥訥的說了句果然不愧是黃觀的侄兒啊。
讀書真厲害!
這才半個時辰不到就認讀完三字經,自己當年可在這上面吃足了苦頭。
黃昏出去瞎混,吳與弼回到書桌前,繼續兩耳不聞窗外事。
黃昏出了城。
找到本地人問路,頂著炎炎夏日,在一處荷塘摘了大量盛開的荷花,又在一條泥河裡挖了一大口袋的蚌殼。
回到家吳與弼剛做好午飯。
依然稀飯和榨菜。
這段日子都會這樣,直到朝廷重新發薪俸,吳溥有了收入後才能緩解貧困。
第一步,提取荷花之中的香油。
條件簡陋,只能採取蒸餾法。
黃昏在院子裡翻箱倒櫃,找出幾個沒用的瓷瓶,清洗得一塵不染,這個時代沒有不鏽鋼管,也沒關係,到市場去要了幾根別人賣不掉的竹子。
回家之後對半剖開,將竹子內部關節削乾淨,又讓吳與弼坊間借了個拋光用的木賊,順便去摘了些粗葉。
木賊粗拋,粗葉再細磨。
把竹子內部打磨光滑之後,沿著剖開的軌跡合攏,找來繩子死命的綁紮,不留下一絲縫隙,然後將之連線成一個“之”字形。
當然,足夠長才能確保冷凝效果。
冷凝管有了。
還差蒸餾罩。
這個比較麻煩,永樂時期可沒法定製玻璃罩和塑膠篷布,不過難不倒黃昏。
用鍋蓋。
讓吳與弼提著鍋蓋到街上去找修補鍋碗瓢盆的手藝人,在鍋蓋邊上打了個洞,大小恰好夠伸進竹管,至於縫隙,用鐵水封了便是。
因是熟人,工錢先欠著——家裡確實沒錢了。
黃昏又頂著日頭在牆角落裡用廢磚砌了個灶臺,在灶臺邊搭了個小架子,並用磚和石灰砌了個長方形水槽,方便放冷凝管。
蒸餾裝置到位!
天色已暮。
吳溥回來後倒是沒注意到院子裡的變化,吳與弼也不敢說,黃昏更不會主動提及。
晚飯後吳溥抽查學習。
發現黃昏竟然能認讀《三字經》全文,不由得暗暗頷首。
不愧是奇才黃觀的侄兒。
底子好。
儘管腦子被水泡壞了些,重新讀起書來也是事半功倍,於是提高了明天任務的難度:認讀《百家姓》全文,並且會寫《三字經》和《百家姓》。
黃昏不屑一顧。
又想溜。
被吳溥抓住,讓他和吳與弼一起繼續看書。
吳與弼看《大學》,黃昏則預習《百家姓》。
黃昏對此怨念極大。
這穿越的生活真是個寂寞如大雪崩,我讀了十九年的書,如今還要讀書,偏生還是三字經百家姓這種啟蒙教材,能不無聊麼。
又不得不對現實低頭。
一則不願辜負吳溥的一片好心。
二則……不讀書的話,確實是個文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