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櫳翠庵裡的小尼姑(第1/3 頁)
為了等顧北,李素芬今天下班晚了,到家就忙著做飯,顧南在姬培傑家寫作業,一起的還有前院的劉貝。
“爸!”
顧北湊到顧孝武身邊,戰戰兢兢的遞上一根菸,明晃晃的試探。
顧孝武打量了一眼,伸手接過:“煙不是好東西,少抽。”
“誒!”
顧北答應一聲,劃了跟火柴給顧孝武點上,暗暗鬆了口氣,瞬間感覺家庭地位提升。
“有你一封信,放桌子上了。”
信?
顧北聽了,恍惚間沒反應過來,他生活的那個年代,信已經只剩下一個名詞了,人們之間的聯絡,要麼電話,要麼微信,簡訊和qq都快到了淘汰的邊緣。
“誰來的?”
“你小姨。”
顧北的腦海中晃過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他的小姨李素華,重生過來的時候,李素華早已經嫁了人。
記憶當中,兩人的感情極好。
李素華當初下鄉去了雲南,在知青點認識了顧北的小姨夫葛南方,79年返城之後,在家待了沒多少日子,就南下廣州結了婚。
回屋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封信,沒急著拆開看,倒是信封上的郵票,吸引了顧北的注意。
一隻憨態可掬的猴子。
郵票的三分之一被蓋上了郵戳。
暴殄天物啊!
這段時間,顧北一直想著賺錢的事,卻把這茬兒給忘了。
猴票啊!
說起猴票,可謂大名鼎鼎,前世據傳一度炒到了單枚過萬,整版一百二十萬的驚人價格,收藏界稱之為“金猴”。
究其原因,無外有三:它是中國發行的第一版生肖郵票;作者是黃永玉;數量稀少。
當初發行的時候,原本準備發八百萬,可考慮集郵基數的問題,減到了五百萬,而在印製過程中,由於技術原因損壞,最後只出來四百多萬,其中一大部分被用掉了,流傳後世的十分稀少。
基於這三點,再加上某些人幕後推動,才導致猴票價格一路狂飆,甚至坊間還流傳著一個神奇故事:
南方有位老哥在郵電局工作,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銷售任務,自己狠心買了六版猴票,結果三十年後,大兒子結婚買房沒錢,賣了一版;二兒子結婚沒錢,又賣了一版……
這事的真假且不論,即便是假,水分想來也不是很大。
看著已經失去了價值的猴票,顧北感覺從手指縫流出去的,全都是真金白銀。
猴票是1980年發行的,現在是81年底……
還有嗎?
該死,該死!
顧北照著腦袋就是兩拳,一天到晚琢磨著賺錢的事,卻把這個給忘了。
那麼多重生的前輩,但凡到了80年代初的,誰不是費盡心思的多存上幾版用來傳家啊?
結果他卻始終沒想到。
唉……
錯過了。
若是早穿幾年,別說猴票,什麼“大一片紅”、“小一片紅”,甚至於“大清郵政”這些絕世珍品,準保通通入手。
這筆投資堪稱一本萬利,唯一不好的就是週期太特麼長了。
三十年?
真要是三十年,顧北都不能實現財富自由,成為人上人的話,也是白混了。
不過,既然來了,怎麼著也得嘗試一下。
打定主意,明天去趟郵電局。
有棗沒棗打三杆子再說。
信封上這枚……
算了,已經蓋上了郵戳,不具備收藏價值了。
撕開封口,抽出裡面的信,足足有三張紙。
前面三分之一沒什麼好說的,先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