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草臺班子剛開張(第2/3 頁)
“楊婕,要是讓你把《西遊記拍成電視劇,你敢不敢接?”
當時這句話就像在頭上響起了一個驚雷,楊婕幾乎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了。
一怔之後,衝口而出:“有錢就敢,為什麼不敢!”
隨後,洪敏生一錘定音:“好!局黨.委決定,由楊婕同志來拍《西遊記。”
這麼大的事,居然如此草率的就決定了。
楊婕怎麼都不敢相信,這麼重大的題材,臺里居然交給了她這個“戲曲”導演
王福林接受《紅樓夢是坦然自若,理所當然,人家曾拍過《敵營十八年,經驗豐富。
而楊婕直到現在依然心潮澎湃,難以平靜。
因為這是她長年追求的夢想實現了。
她從小就喜歡戲劇、電影,分配到央視的文藝部,雖然不是最愛的電影,但感覺電視和電影也差不多,都是用鏡頭來表現的藝術。
可文藝部實行基本分工,戲劇,戲曲,歌舞三個組,互不統屬,涇渭分明。
楊婕被安排在了戲曲組,本來不懂,也不喜歡戲曲,但分工卻偏讓她搞戲曲。
當時的戲曲都是舞臺上已經成熟的優秀節目,只要做好轉播就行了,但一向不安分的楊婕不想僅僅單純照樣轉播,總想著搞出點新鮮名堂出來。
於是,她大膽作了一次嘗試,和京劇院合作,把戲曲節目搬到外景裡,結合實景拍攝。
第一次嘗試的是《香羅帕,拍出來以後,效果不錯,攏共只花了1300,但還是受到了當時文藝部領導的批評,質問她為什麼不轉播,因為轉播完全可以不用花錢的。
後來這個《香羅帕以三萬美元賣給了老美的夏威夷電視臺,還賺了筆外匯,但楊婕的功勞,卻從來沒有人提起。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楊婕的心裡,一直惦記著電視劇。
但是,想拍電視劇談何容易,在文藝部,電視劇被視為高等藝術,只有戲劇組的導演才能拍,楊婕作為戲曲導演,只有望洋興嘆的份。
可楊婕天生就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曾偷偷的拍了一部《嶗山道士,結果又被主管領導批評不服從組織安排,還責令她在文藝部的組長會上做公開檢討。
連番遭遇挫折,讓楊婕也不禁心灰意冷,這兩年,她一方面幹著份內的工作,一方面也在想怎樣才能掙脫桎梏,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她覺得自己有能力,卻偏偏沒有機會,再看看電視上播出的節目,香江的《霍元甲,小日子的《阿童木,還有大老美的《加里森敢死隊。
真正屬於國人自己的電視劇數量少得可憐。
前段時間,上面的領導提出了最新指示:央視應該把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搬上電視螢幕,拍出我們自己的電視連續劇!
楊婕第一次知道這個訊息時,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卻又不得不警告自己:“不要再妄想了,這些和你無關,不要去想它。”
可就在三個月前,原先一直跟楊婕不對付的那位主管文藝部的主任被調去了廣電,剛剛升任副臺長的洪敏生暫時負責主持文藝部的工作,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楊婕談話,並且表示,會認真考慮對她的安排。
本以為是簡單的安撫,沒想到天降洪福,《西遊記這個大專案,居然真的落在了楊婕的頭上。
“好了,好了,差不多就行了,現在高興個什麼勁兒,等我們什麼時候拍出讓觀眾滿意的《西遊記,再高興也不遲。”
萬里長征還沒跨出第一步呢。
楊婕說著,目光在每個人的臉上滑過,這一次連顧北也沒漏掉。
這就是她的班底了。
一個副導演朱小峰,一個攝影師王翀秋,一個美工彭麗,加上一個燈光孫永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