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公主娘娘放走唐僧送書信 八戒逞能戰敗沙僧被捉(第2/5 頁)
黃袍怪道:你放就放了,管他從前門走還是後門走!
黃袍怪又跳上雲端,大聲道:喂!豬八戒,你過來!我不是怕你不與你打,我看在我女人面上,放了你師父,你快去後門找他。你道西方去,別再來侵犯我邊境,不然別怪我不客氣!
豬八戒、沙和尚聞言,就像拉到刑場斬首遇到大赦一樣,牽著白馬挑著擔,飛快來到波月洞後門外,大聲叫道:師父!師父!
三藏在樹林中,聽到徒弟叫喚,急忙走出來,兩人扶師父上馬,豬八戒開路,沙和尚押後,急急忙忙逃出松林,上了大路。
一路上沙和尚不斷埋怨豬八戒偷懶,豬八戒埋怨沙和尚離開師父身邊,唐三藏只好一昧當和事老。師徒三人遇晚投宿,雞鳴起程,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覺又走了二百九十多里。只見前面一座城池,十分壯觀,這便是寶象國。
唐僧下馬,一邊行一邊觀賞,真是雲渺渺,路迢迢,地雖千里外,景物一般饒。放眼望去,良田萬頃,城池金湯鞏固,百姓自在逍遙。
師徒四人來到接待賓客的金庭館驛中,唐僧安排好行李馬匹,自己一個人行到朝門外,對守門的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來拜見皇上,倒換文牒,望轉奏皇上!
黃門奏事官即刻去到白玉階前稟奏道:萬歲,唐朝有高僧,來求見駕,倒換文牒。
國王知道唐朝是個大國,又說是個高僧,心中歡喜,即使准奏,宣唐僧入殿。
三藏來到金階前,禮拜國王。兩邊文武官員見唐三藏一表人才,落落大方,彬彬有禮,便十分讚歎,道:哎!上邦人物果然是禮樂雍容!
國王問道:你來到我國中有何事呢?
唐僧道:貧僧是奉唐朝天子旨意,到西方取經,這裡有大唐的文牒,到陛下上國,理應倒換文牒,故此求見陛下,驚動龍顏!
國王看完文牒,道:哦!原來是唐朝天子,得到觀世音菩薩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故此派唐三藏到西天取經。
國王看完便取出國寶,在文牒上蓋了寶印,把文牒交還唐僧。唐僧謝了恩,收好文牒,又奏上道:貧僧一來是倒換文牒,二來是要送一封家書給陛下!
國王一聽,愕然道:哈?是什麼家書?
唐僧道:陛下的第三位公主娘娘,被碗子山波月洞黃袍妖捉去,公主娘娘託貧僧帶一封書信來交給陛下。
國王一聽便淚流滿面,道:自從十三年前不見了公主,兩朝文武官員都不知貶退了多少,宮內宮外大小婢子太監也不知道打死了多少,還以為是公主出走皇宮,迷失道路,無處尋找。滿城的百姓也查問過無數次,也無下落,誰知是被妖精捉了去。今日方知此事,不得不傷心流淚啊!
唐僧在衣袖中取出家書一封,獻上國王,國王接過信來,只見信封上有“平安”二字,便手都軟了,拆不開信封。即傳旨,宣翰林院大學士上殿讀信,殿前的文武百官,殿後的后妃宮女都來細聽。
信中講到如何被妖魔捉走,強佔為妻,生下兩個妖孩,都是妖魔的種。十三年來日夜思念父母,今日滴淚修書一封,上書父王,以表寸心,萬望父王派上將來碗子山波月洞捉獲黃袍怪,救女兒回朝!
國王聽完,忍不住放聲大哭,三宮滴淚,文武傷情,上下人等無不傷心流淚!
國王擦乾眼淚,問文武官員道:誰人敢興兵領將去捉拿妖魔,救百花公主回朝?
國王連問幾次,都是鴉雀無聲,無人敢答應,真是木頭雕成的武將,黃泥塑造的文官!國王心中煩惱,忍不住流淚,下面有個大臣稟報道:陛下不必煩惱,公主已經十三年沒有音信了,今日得到唐僧送信來這裡,又無人知道情況,況且臣等都是凡人凡馬!雖然熟習兵書武略,只可以安營佈陣,保守國土。那妖精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