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局勢(第1/2 頁)
次日用早膳時,花嬤嬤又前來回稟,皇后大清早的就去慈寧宮請安了。
明雪一聽便就知道皇后這是去幹嘛去了,左不過就是擔心自己去勸諫康熙會被康熙帝惡劣情緒波及,所以想以請教的名義將這事兒在太皇太后跟前過一遍,給自己分擔一下風險,順便找個靠山,彰顯一下自己的賢良淑德唄。
倒不是明雪好端端的非要把皇后的行為舉止往壞處想,實在是咱們這位皇后的小小年紀的心思著實深了些。
她這長春宮還好,她是貴妃,有資格在自己的宮裡開設小廚房,一例吃食可以在自己宮裡搞定。
反倒是其他宮裡的小庶妃們可就慘多了,吃喝都依賴外頭的膳房,是以想要吃得好,不被刁難為難,這打賞銀子可不能少,如張庶妃劉庶妃這般家世一般的,手頭很快就拮据起來了。
且這般還只是小打小鬧,像李庶妃和馬佳庶妃、納喇庶妃這等家世好的,父祖又得用的,她們的膳食裡常常都是些寒涼之物,又或是藥性相對的,要不是納喇庶妃有在例月前吃寒涼之物就會在小日子的時候腹痛的毛病,膳食裡的那點子貓膩還真發現不了。
皇后進宮也半年多了,身後還有太皇太后的支援,明雪不相信膳食裡的那點子貓膩不是皇后搞的鬼,膳房好端端平白敢去禍害康熙的后妃。
好在,李庶妃和馬佳庶妃、納喇庶妃也都不是吃素的,在納喇庶妃的有意透露下,李庶妃和馬佳庶妃也察覺到了膳食的問題,對自己的飲食起居愈發謹慎防備了起來。
明雪知道這事兒後雖不恥皇后的做法,但也能夠理解,皇后做這事兒的大致想法也差不多能猜測道,左不過就是不想叫庶子生在嫡子前頭,所以用寒涼膳食先壞了那些庶妃們的身體,讓她們延遲幾年懷孕罷了。
不過明雪也從這件事兒上意會到了太皇太后對皇后的態度,她對皇后的做法是預設的,不然就連明雪都能查出來的東西,太皇太后又豈會不知?
既然知道了卻又沒有阻止,這不是預設是什麼。
事實證明明雪的猜測果然沒錯,勸諫康熙這事兒叫太皇太后給接手了,在皇后離開坤寧宮的當天下午,太皇太后召康熙去慈寧宮說話,勸康熙不要忽略了他的后妃們。
康熙受教,便又開始流連後宮。
剛步進三月份不久,索尼奏請康熙親政,康熙看到奏摺後欣喜異常,很想立馬就點頭應下,不過考慮到種種原因,再同太皇太后商議後還是選擇了留中未發。
彼時鰲拜和蘇克莎哈兩位輔臣為著兩旗圈換旗地的事兒在前朝鬥得越發激烈了。
順治帝剛給康熙指下四大輔臣時索尼作為四朝元老,是最威望隆重的一個,可惜如今索尼年老病弱,為著自己離世後赫舍里氏族的處境著想,做起事來越發的束手束腳,畏事避禍。
同時索尼又想在鰲拜和蘇克莎哈的仇對中獲利,沒少在倆人間挑撥離間。
遏必隆又是個雖出身豪門,能力多少有些,但意志不大堅定,遇事兒容易沒有主見的人,早些年大多是時候遏必隆都是附和同旗鰲拜的態度的,只近些年經過明雪的提點,在朝中輕易不表態。
是以這般一來,越發顯得蘇克莎哈勢單力孤,備受排擠,在鰲拜態度堅決的反對康熙親政,直說康熙年紀尚小,需要再緩緩時直接同鰲拜對上,在大朝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也給康熙遞了請康熙親政的摺子。
遏必隆見勢糾結一番後跟上附議,態度雖不大堅定,但還是略表了個態。
鰲拜見四大輔臣中有三個都奏請康熙親政了,嘔得不行。
至於康熙親政一事兒,暫時還是沒能叫康熙如願,一來康熙如今年紀尚小,文武百官的支援聲不大;二來索尼漸漸不管事兒,遏必隆是個牆頭草,蘇克莎哈又被鰲拜和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