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中產階級國家標準 > 第39部分

第39部分(第4/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是作為一種缺乏革命性的角色出現而受到革命者的幫助教育,有的人最終戰勝了“小資”所特有的軟弱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革命者,如林道靜;有的人則站到了反動派的一邊成為革命的敵人,如餘永澤。“小資”因而被罩上了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而受到人們的紛紛迴避。在灰溜溜了多年之後,“小資”忽然之間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許多報刊、書籍都以小資為描述物件,“情調”成為小資們彼此確認的絕對暗號。反觀1993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裡面還沒有“小資”的條目,只有“小資產階級”一條,它是這樣解釋的:“佔有少量生產資料和財產,主要依靠自己勞動為生,一般不剝削別人的階級,包括中農、手工業者、小商人、自由職業者。”《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第1271頁。這個解釋沿襲了以往從生產資料的角度進行的階級分類方式,剝離了階層的其他社會特徵,從中看不出任何當下小資所擁有的品味特徵,更是與文化、藝術等精神層面的東西無甚瓜葛。《三聯生活週刊》2001年5月7~14日合刊總第142期以10頁的篇幅,對“小資”進行了描述與剖析,在這個以“小資的自摸與十三不靠”的專輯裡,集結了對小資的定義、小資的生活經驗以及小資的文化認同的某種調侃。文章認為,由於小資們精神、品味先行而金錢、物質匱乏,因此,在講究個性、品味與生活方式的這批人裡,時時會有一種錯位的尷尬。如那些“沒人敢說”自己不愛聽音樂的小資們聚在一起欣賞的,常常是電影的配樂及爵士等,而且熱門的話題是音樂家們的逸聞趣事;讀書亦如是,《挪威的森林》、杜拉斯、卡爾維諾以及史努比漫畫都是小資的必讀書目。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小資們所崇拜的東西,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幾乎沒有一樣來自本土。

書店裡,以小資群體為目標的書籍觸目皆是,直接以小資為名的書也層出不窮。如《親愛小資》、《小資女人》、《小資部落》、《天堂裡的小資們》、《小資的風花雪月》、《開啟小資的玫瑰門》、《小資的私人幸福手冊》……而你若在網上搜尋一下“小資+書”,就會有上六位數的專案供你選擇。費瑟斯通認為:“新型小資產階級者是一個偽裝者,渴望自己比本來狀況要更好,因而一味地對生活投資。他擁有很少的經濟或文化資本,所以他需要得到它們。因此,新型小資產者採取向生活學習的策略,他有意識地在品味、風格、生活方式等場域中教育自己。”他們“認同了知識分子的生活方式,在向廣大觀眾傳播知識分子理念的過程中,他們扮演起了媒介人的角色。”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第132、133頁。這一切似乎都決定了“小資”的出現只是為了給“中產”做一個絕好的鋪墊。

中產與品味:一個時髦的話題(2)

“中產”:作為一種有代表意義的新興階層,“中產”引起較為廣泛的社會注意,不能不歸功於有著大眾傳媒之便的公共媒介。自稱“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週刊”的《新週刊》於2001年11月的第118期上,以“忽然中產”作為封面專題,開始了它的“中產”之旅,之後,又分別在多期刊物上對新階層做了報道與渲染。僅《新週刊》雜誌的封面就有許多與此相關,如2002年1月第122期的“階層之謎”、第126期“向知道分子致敬”、第137期“2002生活方式創意榜”、第140期“和新生活一起兜風去”、第144期“中國:一個新興階層的誕生”等等。此時的中產已遠遠不是一箇中性的概念了。它是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財經理念,“中產就像是一個社會精英的風向標——人人都願意、也可以按自身的標準來把自己圈定為其中一員……它不是單純的中產階層,而是飽含著趣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天尊皇婿冥界公主玩轉櫻花舞淚魔魂天下緣起金融神豪[主士兵團團]成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