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師,我與你三萬精兵,請國師為我大軍斬宋軍大將一員!”
鄧元覺面色平靜,雙手合十:“貧僧遵旨!”
作為一個和尚,原本是不該動殺誡的,鄧元覺自問自己也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只不過方臘親自來請而已,作為一個武僧,整天吃素根本無法滿足身體需要,加上自己的身體比之尋常僧人強壯太多,需要的能量就更多,所以吃肉是在所難免的,不過這樣的做法顯然會讓那些尊敬自己的僧人和徒兒們非常在意,所以為了避嫌,也是為了吃到更多的肉,鄧元覺答應了方臘的請求,來做了一個國師。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鄧元覺領了命令,就出了營帳,點齊三萬精兵,向著方傑折戟沉沙處浩浩蕩蕩的殺了過來。
而宋軍方面,大勝之後,岳飛的名望一步登天,成了宋軍中的大英雄,宋軍計程車氣也大振,大家歡欣鼓舞,想要休息休息,但是嶽翻並沒有允許大軍徹夜狂歡,而是加緊了訓練和整兵備戰行動,張英和張叔夜詢問嶽翻這樣是否有必要,嶽翻回答非常有必要,我們殺了方傑,方臘必然怒火中燒,限於他自身條件,定然不能跟我們打持久戰,定然會率軍急於與我們決戰,而決戰需要很高的條件,其中一條就是士氣。
方傑死了,方臘損失了一員大將,方臘的軍隊也會士氣低落,方臘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一定會來找回場子,激勵士氣,再來與我們決戰,我們這樣做,就非常有必要,上一戰,精銳的禁軍老兵損失了兩千多人,只剩下不到一萬五千的可戰之兵,剩下的不是降軍就是新軍,根本不能承擔更重大的責任,如果不加急訓練,難道要等到老兵打光了,再派新兵去送死?
張英和張叔夜原本覺得給士兵放一天假是有些必要的,尤其是打了勝仗的老禁軍和辛苦的將軍們,他們都很疲勞了,要求他們緊接著就要訓練,會讓士兵不滿意,造成軍心浮動,所以嶽翻的提議就會被否決,不過關鍵時刻,已經醒來,但是幾天以來一點話都不說的監軍譚稹開口了。
“依著咱家的意思,六郎說的話倒也有幾分道理,方臘這廝失了大將,失了侄兒,心中怒火是怎樣的,大家都明白,誰也不知道一個盛怒之下的人是如何做事的,他哪怕今夜就來夜襲,也說不準,咱家行軍打仗也有段時日了,雖然沒什麼勝績,愧對官家信任,但是軍紀這一項,咱家還是知道的,所以一直以來,看著六郎注意軍紀,就算不勝,也不會大敗,就沒有多說什麼。
但是今兒個張帥和副帥說要給士卒放假,咱家就不敢苟同了,大戰之間,就算咱家都知道,不可放鬆警惕,二位大帥怎麼就忘了呢?昔日漢文帝巡查軍營,只有周亞夫的軍營處在戰備狀態,文帝得出了周亞夫可用的結論,果不其然,周亞夫就平定了七國之亂,咱家雖然是個內侍,但是有備無患的道理還是明白的。”
譚稹擺明了姿態為嶽翻說話,而且這個話和這個道理無論如何都挑不出刺來,張英和張叔夜雖然疑惑於一直以來閉口不言的譚稹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為嶽翻說話,但是至少在實際上,監軍才是一支軍隊的最高指揮,類似於軍官和政委之間的角色,稍微高那麼一點點,要真是抓住了權利,統帥也要屈居第二。
張英和張叔夜沒有再多說什麼,認同了譚稹的話,沒有再堅持讓士卒休息的打算,他們認同了,嶽翻卻開始有些懷疑了,非親非故的,這個死太監為什麼會幫他說話呢?自己和他又沒有什麼關係,他怎麼會幫著自己呢?事出反常必有妖,嶽翻覺得自己有必要弄個明白。
九十三 並且,譚稹並沒有隱瞞什麼
“六郎是否在疑惑,為何咱家要幫著六郎說話?”譚稹笑眯眯的看著嶽翻,讓嶽翻覺得自己有些不舒坦。
“既然監軍已經說出來了,那麼在下也就不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