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第1/2 頁)
雖然他說得都對,但我咳嗽得更猛烈了。&ldo;那也不一定,&rdo;我絞盡腦汁地想理由,&ldo;陛下文治武功,史上少有。太子想要以此表示尊敬愛戴,也可收服人心,並非毫無用處。&rdo;
&ldo;你可千萬別告訴我,你把剛剛門口那塊牌子上的東西給背下來了。&rdo;周潛撇嘴,&ldo;全都是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看得我尷尬癌都要犯了。&rdo;隨後,他揉了揉手臂上起的雞皮疙瘩,又小聲嘀咕:&ldo;還好我沒真埋在這裡。&rdo;
我正想對他所謂的尷尬癌提出嚴正抗議‐‐人人都說蓋棺定論,後世的一致評價怎麼能叫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呢‐‐但注意力一下子就被他轉移到了別的地方。&ldo;長陵是衣冠冢,果然是陛下授意的。&rdo;
周潛正往前走,聞言身形一頓。&ldo;沒錯。&rdo;他承認,目光卻有意無意地撇到另一邊。
這種反應……
我上前半步,輕輕握住了他的手腕。但與之相反的是,我幾乎緊迫地盯著他。&ldo;那真的在哪兒?&rdo;因為對答案有隱約的預料,我的心跳猛然加快了。
大概我的反應透過相觸的肌膚傳遞了過去,周潛的臉色愈發不自然。&ldo;長陵北面七十里,&rdo;他低低地回答,視線垂落到相交的手上,&ldo;和……你在一起。&rdo;
作者有話要說:
專業撒糖如我【挺胸
第114章
終於, 我得知了千餘年前的真相‐‐
雖然陛下對陵墓祭祀興趣缺缺,但皇陵可不是他不想修就不修的。在上輩子的我過世之前, 長陵的位置已經反覆堪輿確定, 四周也陸陸續續地有陪葬陵下地。相較之下,長陵主體工程進展可謂緩慢。直到陛下退居幕後、太子臨朝聽政時,才在此事上投入大批資金及勞力。
換而言之, 長陵基本上是在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太宗皇帝的親自監督下修建的。陛下遺旨要求從簡薄葬,但從陵墓穹頂上鑲嵌的夜明珠數量上就知道,太宗皇帝並沒完全照做。再考慮到陪葬物品裡還有王右軍《蘭亭集序》和陛下手書《帝策》‐‐這些都是價值連城、千金不換的寶物‐‐更能推測太宗皇帝的真正態度。
&ldo;太子殿下孝心拳拳,陛下也不要太過苛求了。&rdo;我忍不住要替太宗皇帝說話。雖然我對他的印象永遠停留在了少年時期,但這完全不影響我對他的好評價。
周潛又哼了一聲, 似乎對我的回護毫不意外。&ldo;遺旨只是面上的玩意兒。私底下,我非常清楚地告訴過烜兒, 長陵修個樣子就好。至於我的屍身, 找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處理下,簡單得不得了。&rdo;
他沒說具體如何處理,可我已經結結實實地哽住了。陛下做了一輩子皇帝,厲行節儉、任勞任怨, 功績彪炳、流芳千古,憑什麼要和別人‐‐即便那個別人是我‐‐擠一個陵墓?&ldo;如果我是太子殿下,我也不會同意。&rdo;
幸而陛下提起這事就有點不自在,這會兒正假裝看展櫃裡的土層分析, 不然他一定會發現我眼眶又紅了。&ldo;烜兒不傻。&rdo;他說,像是解釋, &ldo;我日日將他帶在身邊,手把手地教他打理一應事務;小時候他不知道,大了他還發現不了破綻麼?&rdo;
我知道他的話說得在理。當年確實沒幾個人知道真相;但作為陛下選定的繼承人,太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