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第2/4 頁)
食危機。
無論是寧啟言之前猜測的有其他人重生或者預知,還是其他的引起這些改變的事情發生,他都發自內心的感激。
他是個自私的人,他的重生只想保住杜程的生命。但d市是他的家鄉,d市的安穩和欣欣向榮是他的期望,也是他們一家人的保障。
山下的玉米最先進入收穫期,哪怕寧啟言他們在山坳裡的田地比附近其他人家成熟的早了兩三天,也沒早過山下一週前就開始收穫的玉米地。
等到張平國和寧曉文同時點頭確定可以收了,不只是他們三家,附近其他人家的青壯年也跑來湊熱鬧般的幫著掰玉米。
因為三家的玉米都是和土豆一起種的,所以收玉米的時候還得注意著別踩傷地裡的土豆,而土豆和地瓜距離收穫的時間最快也得兩個多月。
每塊地的地頭上都鋪了張大塑膠布,掰下來的玉米穗就先放在地頭,等晚上再統一往回搬。
運水的滑輪這時又有了用處。裝好袋的玉米系在繩子上,山坳上面的人藉助滑輪把玉米拉上來,總比一趟趟背省力的多。
不同於山下已經接近尾聲的收穫期,山上其他的地還沒開始收,山坳這一波是最早的,就連水站駐守的兩個小戰士也忍不住輪流出來看看,順便在鬍子他們累了以後替換上去幫著往上拉玉米。
王洋家距離山坳最近,三家人收回來的玉米都先堆放在他家院子裡,沿著山洞口旁的牆壁一點點落上去,平時還有劉佳她們在院子裡守著,一邊看顧雞鴨,賣賣東西,一邊就把玉米的外衣剝掉。
因為附近不少人都來幫忙,不到三天,山坳裡的玉米就都被收乾淨了。剩下的玉米杆還在地裡,原本王洋他們想直接包攬整個山坳裡收玉米杆的活,讓鬍子他們可以分出手到其他人家陸續開始收穫的地裡幫忙收玉米,不過被鬍子直接打發了。只要把面板包裹住了,注意點不被玉米葉劃傷,相對來說,掰玉米穗比收玉米杆輕鬆不少。而且地裡還有土豆,鬍子他們怕汪洋幾個年輕人注意不到再傷著土豆,乾脆就讓他們幾個去其他人家幫忙。
雖然三家的地一起收的,但不管是堆在院子裡的玉米穗還是晾在寧啟言家上面平臺的玉米杆,都分成三堆,誰家地裡收上來的就是誰家的,收的時候稍微注意點,就能分的清清楚楚。
等整個山頂所有人家的玉米都收的差不多了,收穫最早的寧啟言他們已經把地重新翻好,準備下一茬播種。
原本地震前d市一年一般只能種一季玉米,但地震後氣候變化,開春後溫度上升的很快,只要保證澆水跟得上,市裡請的農業方面的專家也建議可以再種一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品種的區別,這一次市裡沒讓市民用新下來的玉米留種下種,而是統一到附近水站用信用點換取。
正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幾百上千斤的玉米收進家以後,大家也就不像之前那麼仔細信用點的花銷,上面一說最好統一換取,幾乎所有打算再種一季的人家都到水站報數預定種子。
王洋家和白誠毅家也不例外。
王洋家六人都不是本地人,在d市所有家底都需要一點點積攢,況且現在普通市民間的通訊還沒有恢復,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家鄉和家人是個什麼情況,d市現在的勢頭不錯,他們都想多攢點糧,一旦通訊恢復,家人能幸運的活下來,生活不好的話,還能接到d市生活。
而白誠毅家不用多說,打死他們也不想再過之前那種算計來算計去,卻還是吃不飽肚子的生活了。寧肯多花些力氣,多多的種糧,收回來的糧食吃不完發黴了,也比想吃卻沒得吃強!
相反,寧啟言家沒有換購新一季的玉米種子,而是預定了黃豆種子。
有了成批次做大醬的經驗,他們又不缺糧食,決定把之前收完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