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4/4 頁)
南半島,暹羅、緬甸、安南等國相互牽制,連年戰爭,本來對於這些殖民者來說,毫無威脅,但是,一旦他們聯合在一起,那麼形勢瞬變,第一個受到威脅的就是南洋的關口,馬六甲。
他們可不相信大明糾集出這麼一個組織僅僅只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對於明、清兩方的戰鬥,他們可是瞭解得異常清楚。在永曆朝的北面是幾十萬韃靼政府計程車兵,數倍於他們,又善於陸戰,急切之間根本打不開局面,所以,他們相信,明軍肯定會抱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念頭,與他們爭奪南洋。
緬甸、暹羅這些都是南洋的大國,明軍急切之間,肯定吞併不下,而荷蘭的馬六甲則不一樣了,那裡的荷蘭人並不居於多數,有些地方,倒是中國人顯得更多了。
如果他們順著馬六甲一路侵入香料群島,那麼東印度公司在海外的最大業務將遭受重大挫折。
他們絕對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就算他們並不覺得,大明糾集起來的烏合之眾,能夠打得過他們的荷蘭僱傭兵。
一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官員在評議會措辭嚴厲的喊道,“必須讓韃靼政府給予明軍更大的威脅,絕對不能讓明軍有實力分兵南下。沒有大明的撮合,暹羅、緬甸、寮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還等不到出兵,自個便會先打起來。”
一句話出來,眾人紛紛點頭,這些精明的商人,幾乎是在四國盟約剛剛傳來的時候,便嗅到了其中的危險味道,更在私下裡相互協商,達成共識。
“對,我們必須向北方韃靼政府派去使者,表達我們的善意,同時我們可以幫助韃靼政府進攻廈門、金門兩地,把韃靼的兵力從東南沿海解放出來,投入到對永曆朝的威脅之中。”
“憑著我們巴達維亞的兵力是沒法同時應對南洋條約組織和鄭氏集團兩方面的威脅。”一名評議會成員很不好意思的給眾人澆了一盆冷水。
不過,巴達維亞的這些高官們顯然不會因此而放棄,一名評議會成員幾乎是在那人話音剛落,就毫無猶豫的說道,“大明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如果不採取斷然措施,公司的香料業務將會遭到史無前例的打擊,甚至於公司的整個南洋事務都會毀於一旦。我相信荷蘭本部絕對不會坐視公司最重要的海外業務就此喪失,我相信在座的諸位議員肯定也不願意看到有一天,我們荷蘭的船隻從馬六甲海峽過路的時候,還要被南洋條約組織狠狠的徵一筆稅。”
“徵稅”,幾乎是剛剛聽到這兩個字眼,巴達維亞評議會中成員便覺得眼皮子一跳,心中暗暗的唸到,沒有人能從他們東印度公司手徵稅,更沒有人能從公司最為火爆的香料生意中抽成,就算是那個所謂的南洋條約組織也不成。
正是這一刻,巴達維亞評議會的成員已經把南洋條約組織視作頭號大敵,一艘船朝著西面駛去,另一艘則直奔北京,危險必須扼殺在襁褓之中,這是他們的慣例,即使要跟韃靼人打交道,也在所不惜。
北京城裡,四國盟約的訊息在蕩起了小小的一圈漣漪後,悄然不見,喧鬧在百姓耳裡的盡是八旗子弟的嬉戲玩樂之聲,對於他們來說,聽戲和遛鳥顯然是更為重要的事情,而且比起枯燥的盟約條文,顯然有趣得多。
如果孫永金想用四國盟約來嚇唬一下他們,那麼他失敗了,因為他完全沒有想到,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已經悄然步入提籠架鳥的時代,不僅僅是那些滿州八旗,漢軍旗計程車兵也沒好到那裡去,除了奴才的味道更加濃厚一點以外。
不過,這個時代的滿清貴胄卻非完全的愚蠢之徒,相比於經歷過“康乾盛世”的滿朝君臣,他們視野或許還要開闊一點,至少他們不會認為狗血可以破解西洋的火槍火炮。
如今,紫禁城裡,順治站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