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2/5 頁)
四處迸裂,飛散在半空中。
壯哉!抗聯!壯哉!勇士!
馬遷安注視著太極盾機槍手軟軟倒下去的身軀,內心激動不安,即為他的勇敢喝彩,也痛惜失去了這個倔強的戰友。
馬遷安熟悉自己隊伍裡的每個“太極盾”機槍手,他只有不到十架這種武器,操練使用太極盾的槍手大多得到過馬遷安的“真傳”。
如今又一個可愛的徒弟“走了”。
副射手快速接上新彈鏈並移走戰友的屍體,跳入戰位,緊握槍柄抿著嘴巴繼續聽著觀察員依然冷靜的話語,“洞槓么洞洞注意提前量,開火!”
嘩嘩……槍管又一次瘋狂的轉了起來,最後一架進入俯衝程式的敵機捱了十數發子彈後慌忙拉起轉向。
鬼子敵機有秩序的轟炸第一次被打破了,在不屈不撓的抗聯戰士們不計傷亡,在抗聯戰士們迎頭對射痛擊中,鬼子飛行員忽然發現—自己不是中國大地上的“雄鷹”,也有可能是被獵人追殺的“野雞”。
半個小時過去了,曾經肆虐無忌的鬼子轟炸機被抗聯的頑強抵抗趕到了高空,再也不敢大搖大擺排著縱隊俯衝到低空掃射轟炸。
三架被擊傷的川崎九八拖著青煙,“哀嚎著”飛遠了,抗聯的兇猛抵抗擊落了一架敵機,擊傷4架迫使它們退出戰場。
剩餘的15架轟炸機盤旋在高空,時不時投下一顆炸彈。由於是在高空,炸彈失去了精準,偶爾還有一枚落在了秋野的附近,引得秋野對空又是破口大罵一番。
只要輸入就能看釋出的章節內容有最新章節更新及時
第395章 空中開花
日軍的轟炸機繼續在戰場上空飛翔,這種飛機續航時間長達6個小時,從它們起飛到參與戰鬥直至現在,不過才飛行了2個小時左右,除去飛返基地需要的一個小時,這也意味著這些飛機差不多還能在戰場上空“奮戰”三個小時。這將給地面的日軍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楊靖宇在掩體內有些焦灼的看著天空,那裡的日機依舊肆無忌憚高空投彈。
觀察員報上來一個數字,言日機總共已投305噸炸彈可以丟。
敵機僅僅丟下一半的炸彈就造成抗聯超過5百人傷亡,還有一半?那豈不是還要幾百戰士傷亡?楊靖宇又一次將目光瞄向正東稍偏北的方向,那裡有他的期盼。
早在戰鬥開始前,楊靖宇及李兆麟趙尚志等就已經估計到日本飛機必來助戰,他們在以往的戰鬥中極少遭到大規模轟炸,但數月前馬遷安的鐵驪之戰向眾位高階將領顯示,鬼子的大規模飛機轟炸不可小瞧,應早做應對之策。
為此,開戰前一日,楊靖宇就與留在蘇境內的魏拯民透過電報商定,要他們將訓練之用的飛機飛過來,對猖狂的日機進行一次狠狠地打擊,當時魏拯民是答應了。
抗聯在蘇境內的新兵及後勤基地規模越來越大,它不僅僅擔負著訓練原東寧勞工成為合格的步兵戰士,還肩負著訓練他們成為各種專業技術兵種。
基地內有魏拯民從聯人那裡討來的七拼八湊的日機,這些日機都是在蘇日邊境戰中被蘇軍繳獲的破爛貨,有的是因故障停在前線機場撤退不及而被繳獲的,有的是被擊傷後迫降在蘇境內而被繳獲的,有的則是被擊落但未爆炸,有部分零件還可以使用的。
這些破爛貨經魏拯民大力蒐集,漸漸集中在了抗聯的基地。飛行員和技師技工則是南洋歸僑,這些年輕人在陳嘉申的鼓動下,不遠萬里相繼來到遠東,投入到了抗聯的“空軍”建設中去。
抗戰爆發後,旅居海外的大批華僑告別舒適溫暖的家庭,回到戰火紛飛的祖國。有的戰鬥在抗日戰爭的最前線,同日本侵略軍進行殊死的搏鬥,許多人獻出了鮮血和生命,一些人被編入老蔣的國府軍隊中,還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