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啊。這樣的情況,難道是自己無辜躺槍了。有什麼苦差事臨頭了?
受不了馬錢子的嘮叨,吳無玥也逃到了迴廊上來吹雨了。就看到了雨化田一個人在那裡不知才沉思什麼的樣子,吳無玥心中一個咯噔,朱由檢居然不在,這說明什麼?!孩子難道歸他們管了。完了,完了,接受這樣的一個任務,絕不是好事。
再說一走了之的朱由檢,對著王承恩的那番稟報,從始至終表情就沒有變過,聽了被認定有嫌疑的那些人,朱由檢只是平靜地喝了一口清水,“大伴,這清水的味道可也是不錯,無味才不會多事。”
☆、第三十四章
王承恩聽得一愣。不為別的,只是太久沒有聽到王爺稱呼自己大伴了。而後,他馬上跪了下來,低頭請罪說,“雜家辦事不利,還請王爺降罪。”
王承恩不是傻子,當下就聽懂了朱由檢的話,這個王府不乾淨,後院兩位接連中招,連孩子也在生下來之後就中了毒。所以唯一干淨的只有清水了,王爺也只能喝清水,因為清水無味,才不會被下了藥還分辨不出來。出現這樣的事情,作為王府的總管來說,自己有著難辭其咎的責任。
朱由檢半晌沒有出聲,緩緩摩挲著手中的杯子。這樣的沉默也讓王承恩提心吊膽了許久,不知要會要面對什麼樣的處罰,而從前那個會叫自己大伴的王爺,似乎早就消失在了記憶中。
“大伴,雖說你也才十二三歲的樣子,可你跟著我好像也有四五年了吧。”朱由檢沒有頭尾地來了這麼一句話,他的眼神像是看著王承恩,卻又像是看著更加難以觸控的影像,“你還記得曹化淳吧。要說你掛在曹公公的名下,但是你們也沒有見過幾面吧。他離開京城已經多年,也不知道他在金陵過的如何了?”
王承恩聽著這話,放空了腦袋,後背開始冒出了汗來,曹化淳這個信王府曾經的太監總管,他當然知道。傳聞曹化淳天資聰慧,勤奮好學,詩文書畫,樣樣精通,在宮中風評不錯。先帝在位時候,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倚為親信。後來被派到了信王府中,侍奉五皇子朱由檢。但是先帝駕崩後,天啟皇帝登基,魏忠賢得握大權,害死了王安,曹化淳也被逐出了京城,現今在南京待罪。自己剛入宮的時候,是見過曹化淳,那個時候他不過是個無名小卒,與那位受寵的曹公公,根本攀不上什麼關係,雖然說掛在了曹公公的名下,只是因為他也入了信王府的關係。
如今王府出了這樣一檔子事情,王爺為什麼要提起曹化淳,難道是在做什麼比較?王承恩腦中閃過猜測,卻更怕朱由檢認定其他的事情,比如其實自己能進入信王府,確實也與魏忠賢有關。
朱由檢沒有要聽王承恩的回答。對於眼前的這個人,知道明史的人,總會多留意一分。
在崇禎帝窮途末路的時候,身邊只剩下了一個太監,就是王承恩,他陪著曾經的九五之尊走上了黃泉路。直到生死關頭,崇禎帝身邊也只有一個太監,一同吊死在煤山上。那樣殉葬赴死的忠貞,究竟有幾分是歷史的必然,還有幾分是人心的真實,都被滾滾煙塵埋沒。後人能知道的少之又少。只是因為明朝的最後有了這樣一個太監,讓太監這個詞多了一份悲壯。
青史成灰,其中的真相,朱由檢無從判斷,但對著一個能夠簡在帝心的太監,絕不能用好壞,或者簡單的正邪去判斷。能在深宮中有一席之地,心地不會純良,更不會不懂權衡利弊。最初的時候,王承恩進入信王府,背後有著多少魏忠賢的手筆呢。
只是王承恩懂得如何取捨,也知道怎麼活得更好。也許,在這之上,他還有這一種氣節,一種被太多人丟棄的氣節,就是一旦決定了忠心,就一條道走到黑的覺悟。
朱由檢不知道這個時候,王承恩是不是已經做好了選擇,可這一次的事情過後,他必須做出選擇。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