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在西爾廢墟之下是&ldo;大圍場&rdo;,呈橢圓形,直徑為300英尺。大圍場內含幾個較小
的石圍場和一個30英尺臺的塔。大圍場由12個相似但卻小得多的橢圓形圍場所環繞。沒
有任何人確切知道這個大圍場是用來幹什麼的,但有一位現代考古學家推測,可能是一
所學校,不過是供年輕人行&ldo;成年禮&rdo;與作&ldo;結婚&rdo;準備的學校。大圍場之外的小圍場
可能是上流社會人士的住處,或是與這所&ldo;學校&rdo;有關係的巫師和教師的住處。
第三部分由這座城的遺蹟組成,它布滿於西爾廢墟之及其周邊地區。這裡有普通人
居住的用&ldo;達格&rdo;築造的園形小層。&ldo;達格&rdo;是一種由砂礫和白蟻堆裡的潮濕粘土混合
而成的建築材料。小屋可能曾有用木料或樹枝搭建的屋頂。&ldo;達格&rdo;也用於建造石圍場
中房屋,以供有身份的人居住。
由當地花崗石建成的大辛巴威遺址十分龐大。石牆中空,分內牆與外牆兩層,為
了更加牢固,從底到頂向內傾斜。內牆與外牆之間填有石塊。大圍場的石牆有20至33英
尺高,在底部有15英尺厚,長度為800英尺,由將近100萬塊花崗岩石磚砌成,石階與門
道砌合得十分精巧,在某些地方用不同顏色、不同質地的石塊在牆上構成曲折圖案。這
些設計與今天許多南部非洲人在自己家的牆上所作的圖案十分相似。
馬紹那人不使用象形文字。因為沒有檔案記載,考古學家不能確切知道各類建築物
的用途是什麼,辛巴威人的日常生活怎麼樣。然而,對該遺址的最近研究卻提供了一
些線索,早期考古學家認為,大辛巴威住有1,000至2,500人;但20世紀70年代蒐集的
證據揭示,當時的人口可能遠不止此數。曾經有多達18,000人居住在大辛巴威的山頂
上。一位歷史學家指出,大辛巴威人的生活屬於&ldo;城市型&rdo;,但還是有一些下層人士
的生活區,那裡擁擠、喧鬧、充滿煤煙‐‐那是成千上萬人的家庭煮飯時冒出的煤煙。
新近的發現使大辛巴威人的經濟生活也逐漸為現代人所知。大辛巴威除了向沿
海地區出售黃金外,還是非洲內陸地區文化交流網的中心。獸皮、羊毛、象牙、金屬礦
石等各類原材料從辛巴威高原的其它地區和南部非洲的其它地區運到大辛巴威。大
辛巴威有眾多的能工巧匠,他們把這些原材料製成各種各樣的物品。他們製造鐵槍鐵
炮、金銅飾物;製造陶器,並繪上圖案;他們把平滑光亮的皂石雕刻成石碟和石像。考
古學家們還發現了大量的編制工具,說明大辛巴威有著發達的紡織業,不過,這個國
家的經濟基礎仍然是散佈在農村的畜牧業和金礦開採業。在農閒季節,農村地區的牧民
和農民可能都會到礦山勞動。
大約1450年,大辛巴威開始衰敗。可能是因為與敵國的戰爭;也可能是因為人口
增長,造成的食物、燃料短缺和牧地匱乏,到了16世紀,葡萄牙人開始在沿海港口作郵
購貿易,使黃金貿易受到挫折,大辛巴威的地位每況愈下,馬紹那政權的中心遷至他
地。在數百年中,西南非洲在歐洲人、沿海地區的史瓦希里人,以及非洲內地的馬紹那
和其他地區的人之間的衝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