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的地盤(第1/2 頁)
陳三壽端著碗就穩穩地飛跑出去,不一會兒就到了老宅。 陳家老宅也都是勤快人,天剛亮院裡已經是忙碌一片。 陳老太在院裡繼續編竹簍,二房陳柳氏在曬玉米,曬乾了可以儲存久一點,三房陳吳氏在洗一大家子的衣服。 男人們都吃完飯去了地裡忙農活,幾個小孩也沒閒著,餵雞的餵雞,曬野菜的曬野菜。 陳老太瞧見大房的老三一大早就過來,還跑的滿頭大汗,以為老大媳婦又出了啥大事。 陳三壽將滿滿一碗爽口地皮菜遞給他奶,氣喘吁吁道,“奶,這是娘今天剛炒好的,讓我送過來。” 不等陳老太反應過來,三壽兩個手指頭捏了一小把菜就往他奶嘴裡送。 陳老太只覺得嘴裡一陣脆爽,還有些許火燒辣辣的感覺。 “這是啥?咋恁辣呢?你娘讓你一大早送來的?”陳老太癟癟的嘴裡嚼著菜,問著孫子。 “是娘炒的地皮菜,說是孝敬奶的,也給二嬸和三嬸還有幾個哥哥弟弟妹妹嚐嚐。 順便......順便再問您借一個大碗和兩隻藤籃。” 借碗?借藤籃? 這老大媳婦兒想幹啥? 陳老太沒弄明白。 “你娘借這些東西是要做啥子?”陳老奶好奇。 陳三壽也不清楚,只說是他娘囑咐的,應該借去趕集用的吧。 趕集? 陳老太估摸著老大媳婦想去城裡賣個菜啥的,心道這婆娘突然轉性變得這麼勤快,雖然陳老太不懂,但總歸是好事,比好吃懶做強。 也沒耽擱,陳老太趕緊起身去廚房裡找最大的碗遞給三壽,又拿了兩隻籃子一併。 想了一會兒,老大媳婦去城裡趕集,興許是賣菜吧,得整個好點兒的籃子,陳老太就給換成兩隻編得乾淨又麻利、沒有毛躁邊的籃子給了三壽。 她還想問問三壽他孃的孃家人最近來找麻煩了不,來不及發問,三壽拿著東西一溜煙跑沒了人影,他趕著回家吃娘做的好吃的。 ** 趁著煮湯的間隙,陳長生她將洗淨的豬下水逐一切成一口一個大小的小塊,又把兩根口蘑切成薄片。 鍋裡的湯汁煮開了,伴隨著“咕嘟咕嘟”聲不停地冒著騰騰熱氣,整個院子裡香氣四溢,幾個孩子不停地嗅著鼻子。 陳長生把湯汁裡的渣子撈出放一旁備用,又在湯汁里加入辣椒粉、白芝麻、白糖和鹽攪拌均勻。 陳三壽帶著東西喘著氣回來了,“娘,還...還沒開吃吧?” 陳長生好笑地輕輕拍了三壽的腦門,“瞧你的饞樣,沒呢,等著你的碗。” 她將鍋裡的湯汁倒入大碗慢慢放涼,將切碎的豬下水放入鍋中先焯一遍水,去掉浮沫雜質後,再把所有的葷菜和素菜全部燙熟之後倒入大碗裡,使其淹沒在濃濃的香辣湯汁中。 等醃製一天後,才知道這冷鍋串串能不能做成功。 陳長生將先前炒好的地皮菜裝了滿滿四隻碗,再裝入藤籃裡。 她發現她婆婆陳老太的手藝還不錯,籃子編的細緻,內裡還編了個板子隔開,上面編了個蓋兒。 有點像現代打工人用來帶午餐的飯盒,就是尺寸要大些。 一隻藤籃放兩隻碗剛剛好,再蓋上蓋,兩隻藤籃疊著放入揹簍,穩穩的。 陳二祿這孩子也不小了,陳長生決定今天就讓二祿跟著自己進城,權當給這孩子見見世面。 三壽和四喜倆孩子撒著嬌也想進城,被陳長生給拒絕了,她哄著說給帶零嘴兒回來,倆孩子才消停。 陳長生揹著裝菜的揹簍,二祿揹著口蘑揹簍,二人就往村東口牛車集合點去。 陳大福和兩個弟弟妹妹留在家幹活,地裡還有雜草要除,要澆水施肥,要乾的活兒很多。 臨走前,陳長生特意囑咐幾個孩子先不要動冷鍋串串,等晚上她回了家檢查入味後再吃。 幾個孩子老實地點點頭,娘說不讓動就不動。 陳長生路過陳家老宅沒進去,倒是二祿在院門口叫了一句奶和嬸子就當是打了招呼。 陳長生今日照例付了一文錢,自己腿著去城裡,讓二兒子坐車,只不過她還是費了一番口舌陳二祿才肯坐下。 牛車出發的早,還沒到辰時就晃悠到白水縣城門口了,陳長生囑咐趕車的陳大牛今日務必要等她再返程。 說完就領著陳二祿熟門熟路地朝著北集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