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年少不知老婆好(第1/2 頁)
陳老太手裡的活兒沒停,眼角瞥見門口大孫子進來了。 “奶,我娘讓我送兩斤糙米和一斤白麵過來。”陳大福把米和麵擱在桌上。 一聽是送米和麵來的,不是借糧食,陳老太來了精神,頭一回啊,她放下手裡的活下了床,“啥?你娘讓你拿來的米和麵?” 陳老太邊說邊翻看著,嚯,還是大白麵呢,這得多少錢一斤。 “今天去縣城裡趕集買了點,剛回村裡,娘叫我送點過來。奶,我要回去了。”陳大福說完就奔出了屋。 陳柳氏見大侄子出來了,趕緊偷偷塞了兩個糙面窩窩頭給陳大福讓帶回去給幾個弟弟妹妹。 陳柳氏看著大侄子長大的,大侄子也是可憐人,小時候生了場大病,沒及時看大夫,就落下了腿腳不便這個毛病。 陳老太拎著米和麵後腳跟出來想說點啥,她那個跛腳大孫子像個兔子一樣,早不見人影了。 陳柳氏乾咳了一聲,也不知道婆婆有沒有看到她剛才偷摸著給窩窩頭的動作。 婆婆指不定得說她兩句,陳柳氏都做好了準備,卻等了個寂寞。 陳老太嘆了口氣,把手上的米和麵遞給陳柳氏,讓她拿去屋裡放好。 陳柳氏一驚,“哪來的米和麵,還是白麵呢,現在買老貴了。大福這孩子送來的麼?” 一般莊稼人都是買糙米、雜麵這類的,只有在豐收時候才能嚐嚐白米白麵。 大房那邊今日去賣菜掙了點錢,竟然還記著給老宅送來點。 陳老太心裡有些甜,嘴上仍欠欠說道,“大房這敗家玩意兒,賺了幾個子錢也不曉得存著,買點糙米就夠了,買啥白麵。” 陳柳氏就知道陳老太又要開始叨叨叨叨,只能勸著,“婆婆,這米和麵也是大房那邊孝敬你的,拿著就行了唄。” 陳老太乾癟的嘴裡繼續唸叨著,“孝敬也不是這麼個法子。這白麵是咱莊稼戶吃的嗎?這不是純純浪費錢嘛。 大福這孩子也不小了,別人家像他這麼大的小子,早就娶了婆娘生了娃,還不是因為大房太窮。三個小子要娶婆娘,四喜還要存嫁妝,用錢的地方多著去。” 陳柳氏讓婆婆自顧自地說著,拿著東西朝屋裡去。 ** 陳長生在老宅外等了一會兒,就瞧見大兒子一拐一拐地出了院子,懷裡還揣著兩個窩窩頭。 這大兒子的腿疾必須得治,不能耽擱。 “咋,讓你送米和麵過去,你咋還順了兩個窩窩頭回來。” 陳大福解釋了一番,說是二嬸嬸硬塞給自己的。 陳長生才知這老宅一家人心腸都挺好,多虧老宅平時的接濟,幾個兒女才不至於餓死,順利長大成人。 老宅人口也不少,吃穿用度開銷大,昨天已經給了自己幾斤糙米,今天又給大兒子兩個窩窩頭。 這親戚能處。 快走到村西口,陳長生老遠瞅見自家院子裡已經是炊煙裊裊。 陳大福不在家,生火的任務自然落到陳二祿頭上。 陳三壽和陳四喜今天又去山裡摘了老多的地皮菜,滿滿兩個揹簍,兩個孩子蹲在院子裡洗地皮菜。 吃了昨天娘炒得地皮菜,滿口留香,倆孩子還想再吃。多摘點,不管是自吃還是賣了都好。 “我們回來啦。”母子二人推開院門異口同聲道。 院裡三個人齊齊小跑迎接著,接揹簍的接揹簍,拿東西的拿東西,一大家子往堂屋裡去。 陳三壽急忙彙報今天的勞動成果,一大早就去山裡摘地皮菜,陳四喜立即補充道那裡面有一半自己的功勞,可不能忘了。 陳二祿將地裡的雜草全都拔掉了,還澆了一遍水,回來後又把家裡的水缸都補滿,著實幹了不少體力活。 大哥不在家,兩個弟妹還小,重活就輪到陳二祿。 陳大福也將今天在縣城裡的事和幾個弟妹分享,又把娘叮囑的話給幾個弟弟妹妹也說了一遍,財不外露。 幾個孩子圍在陳長生和陳大福身邊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啊。 這才是家的感覺。 陳長生將揹簍放在堂屋地上,把糙米、糙面、白米和白麵一樣樣的往外拿。 每拿出一件東西,孩子們就“哇”的一聲。 “娘,咋恁多白米白麵,咱家這是要提前過年嗎?”陳三壽看著桌上滿滿一堆東西。 在陳三壽的印象裡,只有過年的時候家裡才會煮一次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