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陳家村的新夫子(第1/2 頁)
陳長生邊吃邊聽著幾個孩子的彙報。 大福放下筷子,率先說道,“我每日負責伺候家裡的田地,還有劈柴挑水洗衣裳,還要早起磨豆漿煮豆腐腦。” 二祿接著說,“我負責送貨,從城裡一來一回,差不多要一個上午,然後就是餵牛。” “我和四喜負責餵雞鴨子豬羊和兔子,去地裡捉蟲扯草。”三壽想了想又繼續說道,“白天心裡的嬸嬸們還會送艾草榆樹皮過來,我們還要給她們結算銀錢。” 每個人都說完自己手頭的活,看向陳長生。 “天氣還是轉涼,等入秋後蚊香的生意就會少很多,只有南方還有一些市場,到時候你和四喜也不用這麼頻繁地每天收購了。” 過了立秋後,北方蚊蟻基本上就沒了,只有閩南和越地還是熱的。 蚊香產量會適當減少,需要收購的原料也自然相應減少,這個活可以全權交給陳有金和陳有銀兄弟倆。 這樣三壽和四隻需要餵養家裡的牲畜,可以空出大把時間。 接下來就是大福和二祿手裡的活兒。 她想了一會兒,看向陳二祿安排道,“娘決定把送貨的事給交出去,到時候二祿你幫你大哥分擔些事兒,像劈柴挑水這些。你們把早上的時間都空出來,去學堂上學。” 二祿點頭應下,不過還是擔心家裡的產業情況,忍不住問道,“那咱們找誰送貨呢?” 是啊,找誰送貨呢? 這個送貨的人要會趕車,還要心細,最重要的是人要可靠,不會對食材動歪心思,有時候可能還需要結算銀錢。 想了一圈,陳長生她心裡大概有了人選。 吃完飯,幾個人又再次溫習了一下知識,早早躺下休息。 里正的動作很快,僅僅一天就將陳長生家騰出來的舊院子找來人打掃乾淨,房頂也重新添了茅草,簡單翻修了一下,只等詹夫子的到來。 第二日,陳長生早早便進城去接人。 她驅車直奔梁家。 詹夫子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東西不多,一個包袱裡面裝著一套換洗的衣裳,還有兩箱子的書。 他在梁家教了許多年的書,從梁少欽入蒙一直到他考上秀才。 得知他要走,梁少欽不捨地道,“夫子,你去了鄉下,可別忘了時常回城裡,我可是你的關門大弟子。” 幸好他的先生是去村裡教書,而不是回鄉下養老,而且去的也是陳家村,不算遠。要是想先生了,還能去陳家村看看。 “梁少爺高中秀才,還能不忘老夫我,是老夫的福氣,老夫自然也不會忘梁少爺。” 一旁的梁實秋沒說什麼話,只從袖中掏出一張銀票出來,一共是二百兩。 詹夫子推拒,“梁老爺,使不得。老爺您每月給我的學費已是極其豐厚,我怎好意思再跟老爺要錢呢。” “先生,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您教少欽這麼多年,視他如己出,傾囊相授,區區二百兩,務必收下。” 梁少欽從他爹手裡奪過銀票,一把塞在詹夫子的包袱裡,“夫子 ,您就別和我爹客氣了,您以後不在府裡,到時候要用錢的地方多著。” 他甚至都覺得他爹給二百兩還給少了呢。 “那老夫便不客氣了。”詹夫子將銀票仔細收好,恭聲道。 陳長生與他一同出了府,兩個人邊走邊聊關於學堂方面的事。 “村子裡那幫孩子都沒讀過書,基礎弱,夫子您教學的時候多擔待些。” 詹夫子捋著鬍鬚笑道,“只要肯用心學習,不怕基礎弱,考童生一年考不上那就兩年,兩年不夠就三年嘛。” 一個村子裡的學生肯學習,何其難得。 “夫子,我們村的那幫孩子,其中有些是為了科考而去,但大部分只是想多識幾個字,往後就能比尋常的人多一門技能。並非人人都想考、能考秀才。” 詹夫子不在意地朗聲道,“無妨,就像陳夫人以前說過的,讀書也不是全為了科考嘛,老夫也是一個開明的夫子。” 他對在村裡教書這件事內心極為期待。 等二人回到了陳家村,里正早就安排的妥妥的。 村裡人並非都像陳長生那般捨得給孩子買筆墨紙硯,也沒有那個實力買得起,學習寫字就遇到了問題。 不練字那怎麼學的會呢? 陳長生讓里正通知各家各戶,用木板和木條做了個簡單的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