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得獎魔咒,未雨綢繆,願不願意合作?(第1/2 頁)
“若瑜姐,謝謝你對我作為一名演員的認可。不過我不同意你對我開影視公司的看法。”
謝竹心此刻說話的情緒非常冷靜,好像剛才那個面帶挑釁的人不是她一樣。
“是的,我也曾經想過只做一個單純的演員。直到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單靠被動等待,真的很難接到想演的角色。”
謝竹心這幾句話是真心的。
她本以為自己拿下金紫荊獎影后以後,戲約一定滾滾來,裡面也會有更多好劇本,讓她能有更大的熱情參演。
可現實給了她當頭一棒。
拿下影后之後,她好像陷入了圈裡常說的“得獎魔咒”裡。
也許是連續3部票房與口碑齊飛的電影作品,吸光了她的好運氣。
得獎後的劇本邀約,數量上確實增加了許多。
但以她想再次出發、大幹一場的心態來看,劇本質量實在難以達到標準。
不是在明星雲集、投資巨大的拼盤電影中,一個發揮空間十分有限的花瓶式角色。
就是搞一些和之前那3部電影題材差不多的專案,讓她在裡面繼續表演已經成功過的銀幕形象。
偶爾也有少量角色吃重的劇本,也明顯只是來碰碰運氣。
劇本一般,其他專案配置更加一般。
這些邀約,要麼是想借她的人氣為作品抬轎,要麼是希望她重複自己的角色,要麼質量平平。
總之,都不符合謝竹心拿下金紫荊之後第一部作品的標準。
看來看去,在這半年來接到的所有劇本中,竟是婁叔那個複製《木觀音》的專案最拿得出手了。
只可惜依然是重複角色,而且早早就被謝竹心拒絕了。
幸好她還有那張S+級系統機會卡,還有徐安導演的《第一爐香》。
因此,哪怕謝竹心從拿下影后到現在已經半年多了,但除了這部《第一爐香》,一部戲都沒有接下。
不過這半年來,謝竹心不是沒有別的收穫。
話說一開始成立那家影視公司,涉足影視劇專案運作,確實是為了方便對付倪紫冰。
畢竟談亦峰和倪紫冰本人並不算特別熟悉,給的那些黑料主要還是圍繞著倪紫冰相關的資本運作。
所以成立個公司來操作,才能夠真正用好談亦峰留下來的那些“饋贈”。
可沒過多久,謝竹心就有了意外發現——
原來一個女演員即使咖位大到國際影后的程度,竟然也面臨著沒有好劇本好角色的窘境?
她出手截胡倪紫冰的那些專案裡,實際上並沒有幾個值得國際影后發揮的女性角色。
雖說幕前幕後陣容比謝竹心手中的專案強大,但也基本上是以男性為主線,女性角色多半都是用來陪襯男主角的。
這不就是自己手中劇本的加強版嗎?
哪怕倪紫冰靠著自己國際影后的影響力,努力讓編劇給那些女性角色增加一些高光戲份。
但角色設定既然本就先天不足,那便不可能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發揮空間依然有限。
原來單純做女演員,哪怕奮鬥到了倪紫冰這個咖位,還是這麼無能為力嗎?
認識到這個結論以後,謝竹心對影視專案運作的重視程度立刻上了一個臺階。
她聘請了經驗豐富的經理來運作自己的影視公司,每一次重大專案會議都列席參加。
完成答應談亦峰的條件,不讓倪紫冰好過,當然很重要。
但她也開始有意識地從這其中獲得一些經驗,好為自己將來的事業多做一手準備。
於是此時此刻面對鄧若瑜,謝竹心便顯得特別理直氣壯。
“若瑜姐,你不是也最清楚無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