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影山薄幕遮鳳湖(第1/2 頁)
近山春集納萬千商戶,娛旅者百姓,確實是熱鬧非凡。然而對於第二春秋等旅者而言,此行的最終目的還是棲鳳湖的遊園畫舫,近山縣的盛情不過是旅途結束前的接風,以掃舟車勞頓,雖與城中百姓共慶佳節卻不會長久逗留。
在近山縣的這兩天,第二春秋再沒有刻意去留心兩位少年,徐念之生性善良,雖體質瘦弱且待人毫無防備,但他家那位掌櫃的卻不是一般人,且聽少年言談之間這黃掌櫃早對文景升多有留意,加上他連如何罵人都給徐念之準備妥當,必然也對徐念之的安危留下後手,所以藥鋪少年的事無需第二春秋來操心。
至於這文景升,連鍛體境都未曾踏足的小小妖物,既然能長久生活在縣城中,又與城中百姓熟絡,想來平時也不曾為惡,只是急於求成一步踏錯,這才誤入了歧途。第二春秋也是一時心善,才放過了文景升一馬,在修行一事上還提點了他兩句。至於文景升未來能否行在正道,能否成為真正的修士,就看他自己的心性了。若是文景升還是想聽憑妖物本性,以血養靈,那麼第二春秋送給徐念之的鳥籠自然就會派上用場。
正如第二春秋繪下非蚊後對趙辭所說,他們不過只是此間過客,於他們自己而言,兩位少年亦只是他們旅途中的風景,旅途既然不會在這近山縣停止,那兩位少年的未來,自然還是由他們自己來創造。
因此,在近山縣休息了兩天之後,第二春秋等人便收拾好行囊,再度踏上了旅程。
入城時,徐念之曾告訴第二春秋三人,於近山縣驛站處乘馬車,一日便可至遊園畫舫。只是對於第二春秋三人而言,他們更樂意觀賞沿途的風景,而且凡生乘坐的馬車其實還沒有他們三人步行來得快。
於是,第三天清晨,第二春秋三人便離開了近山縣,沿著驛道,一路往遊園畫舫所在前行。
興許是近山雲霧集,臨湖多溼氣,出城之時還是朝陽映染雲霞千里赤,行不過一刻時光,便見旭日匿雲端,墨玉遮碧空。水汽升騰,方宇煩悶,分明新春未半,倒似初夏已矣。
青書未早早地撐起了傘,兩條秀眉微蹙,一雙明眸低垂,卻是春雨氤氳尚未至人間,倒讓天上仙子多了三分愁顏。趙辭則持劍在前,快步奔行於驛道,綃衣迎風舞似蝶,嘴裡嘟囔著北幽天氣無常,便拔劍向天,要與這場春雨較個高低。
第二春秋步行於驛道上,見身後青書未默然不悅,身前趙辭奔行如風,不覺會心一笑。相較於大半月前的孤身旅行,第二春秋突然發現,這樣有人相伴同遊似乎也不錯。
雲天山漸遠,雨影山漸近,近山縣驛道上車馬匆匆,想來都是趕去遊園畫舫的。第二春秋、青書未以及趙辭不願忍受這驛道煙塵,便漸漸離開了驛道,行遊于山水間,踏新草而行。
遠處井田相連,苗芽嫩碧,田壟割分黃土描綠意,鄉農執筆青墨綴山河。遠而觀之,好似一幅別具風雅的佳畫,若非是還在趕路,第二春秋真想坐於高壟上,遠眺田野間,撫琴為這田間美景添上幾分音色。
田野終有盡處,三人前行了一個時辰,醞釀了許久的春雨還未落下,青山綠水已入眼簾。
驛道外,灌木相連,綠草如茵。再往外,便是千頃碧湖平如鏡,無風也無浪,現江山倒影。碧湖盡處,有青山屹立掩水天一線,獨留倒影入碧湖,山水交相映。
這水平如鏡的棲鳳湖如一紙畫卷,平鋪於萬里江山之上,而那雨影山卻似一方鎮紙,輕壓這如畫碧湖。
第二春秋舉目眺望遠處山水,忽覺脖間微涼,原來是春雨終來。這場春雨如鄉鄰女子初嫁,繁複儀式後,盛裝紅蓋下,終究還是小家碧玉。
細雨如毫,似輕紗垂天而降,輕撫地上凡塵。遠方山水共朦朧,雨影山隱於雨中;近處湖面微波起,春雨輕柔,卻也擾了一湖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