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109(第3/3 頁)
元易直的軍隊自與平王交鋒一刻起便勢如破竹,首戰輕鬆告捷,阻敵于山南東道腹地房州之外。
三日後再戰,復又退敵百里,將淮南軍隊逼至山南東道的邊區復州,被迫蟄伏。
接下來,繞背偷襲,截輜重,燒糧草,一步步有條不紊,叫平王不得不龜縮原地,進退兩難。
元賜嫻感到不可思議。他曉得父親行軍多年,論經驗,論戰術,都是大周翹楚,但朝廷布置在滇南的守備戰力有多少,她一樣非常清楚。哪怕阿爹將整個滇南搬空了,也不可能有這種摧枯拉朽般節節勝利的勢頭。
來自滇南的,與平王交鋒的這支軍隊,像是精銳中的精銳,個個以一擋百。
從天而降的不成?
元賜嫻沒處證實心中的疑惑。因為自打戰事起,陸時卿就很少歸府了,白天待在紫宸殿或宣政殿,夜裡宿在中書省的辦公衙門。
兩日後,戰事轉急,淮南的將士們山窮水盡之下再熬不住,拼死突圍而出。
元易直坐等收網,在幾名親信的掩護下身先士卒,過關斬將,直入虎穴,一刀砍下平王腦袋。
眨眼間,淮南叛軍作鳥獸散。
平王的腦袋被快馬加鞭送回長安的時候,南詔甚至都還未來得及對大周有所動作。
訊息傳至京城,滿朝震驚。
在能夠歡喜前,所有人都下意識感到了震驚。
太可怕了。當朝廷因為一聲清君側的號令左躲右避,算計著借力打力的損招時,滇南的戰力竟可怕到了這等地步!
這樣看來,只要元易直想反,完全能夠做第二個平王!
一時間,京中流言四起,都說元易直此行帶來的根本不是原先駐紮在西南邊關的地方守備,而是自己豢養的私軍。
元賜嫻未對流言感到憤怒,因為她覺得,他們說對了。
如果不是阿爹這些年養了支私軍,光靠那些地方兵,絕對沒有這個實力。
為了給大周爭取喘息的時間,在南詔動手前先斬除平王,阿爹拼死不說,還不惜露了老底。而這件事,必然是與陸時卿商議過的。
正因如此,陸時卿這些日子才一直沒有歸府,在大明宮時刻待命。
如果聖人願意相信阿爹,在清君側的危機解除後命他回防西南,那麼一切都好,什麼都不會發生。可一旦他被滇南威勢震懾住,決心趁此機會剷除元家,卸磨殺驢,陸時卿就將在第一時間控制住他。
人手,託詞,退路,元賜嫻知道他什麼準備好了,卻絕不希望老皇帝當真逼他,逼元家走到這一步。
可惜天不遂人願,當晚,大明宮傳出訊息,徽寧帝因連日勞心勞力昏厥,一夜未醒,天亮當頭開了次口,說將戰事後續暫且移交給陸侍郎打理。
這個訊息,意味著聖人下了決心兔死狗烹,過河拆橋。
素來康健的聖人一夜病倒,人人訝異生疑,朝臣與皇子皇孫們接連求見,皆遭拒絕。紫宸殿前烏壓壓站了一片要求面聖的,與陸時卿這邊早先安插好的金吾衛對峙了整整一個上午。
正午時分,一名平王餘黨看不下去,大斥聖人並未得病,根本是陸時卿挾持了天子。
話沒來得及說完,陸時卿一個手勢下去,金吾衛上前,一刀斷喉。
血濺天階,元賜嫻知道,從這一刀起,元家反了,陸時卿和元家一起反了。
一切都回到了前世的樣子。
接下來,就該輪到鄭濯上場了。
喜歡咬定卿卿不放鬆請大家收藏:()咬定卿卿不放鬆更新速度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