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1/3 頁)
“等一下等一下……”
面對如此劇變的局面,最先遭不住的反而是林成剛自己:
“常院士您先讓我緩緩……”
相比於火箭動力學出身的沈芳忠以及空中指揮出身李建強,他作為專門研究火箭動力和固體燃料的技術人員,對於理論化學處在一種“懂一點,但又不完全懂”的疊加狀態。
而恰恰就是這種狀態,讓他既不能像純外行那樣忽略全部中間環節只聽結果,也沒辦法迅速並完全理解電腦上展示出的計算過程。
畢竟那還涉及到相當複雜的數學和物理學知識,對於一個傳統的工程師來說確實稍顯複雜。
結果就是,還沒等他完全消化前面指出問題的那部分內容,就又聽到常浩南說在自己體系的基礎上整出來了三種新花樣。
沒道心破碎就算是心理很強大的了。
好在常浩南也知道自己的進度可能有點快,所以在聽到林成剛叫停之後,頗為耐心地等了一會。
不過,有些東西,不會就是不會。
如果一開始沒看懂,那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自己琢磨明白。
所以幾分鐘後,林成剛緊皺的眉頭不僅沒有舒展開來,反而擰得更深了。
眼見這麼拖下去不是辦法,常浩南只好重新開口,打斷了對方似乎沒什麼效果的思考:
“如果有什麼不太理解的部分,也可以直接問我……”
聽到這句話,林成剛的臉上閃過一抹糾結。
顯然,明明是自己搞出來的體系,現在卻還沒有別人更懂,這對於一名技術人員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
但總歸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他幾乎在轉瞬之間就做好了自我開脫。
“畢竟是常院士,沒什麼丟人的……”
在心裡默唸兩遍之後,他故作鎮定地點了點頭:
“我在設計推進劑體系結構的時候,就考慮過聚乙烯醇的熱敏性和水解問題,而且不只是進行了實驗室條件下的單獨成分試驗,也加工成藥柱進行過全流程燃燒模擬,但是當時並沒有發現類似的問題……”
實彈測試的結果就擺在這裡,跟常浩南的計算也能對得上,林成剛肯定明白是自己這邊出錯了。
但具體錯在哪,卻讓他一時間無法想通。
高分子聚合物由於其特殊的構成方式,即便是同一牌號的不同批次產品,有時也會表現出一定的效能波動,可最多也就是在數值層面有個百分之幾的差距,不可能波動出截然相反的特性才對。
“因為這屬於一類個體差異非常明顯的反應……”
常浩南迴答道:
“別說是實驗室模擬,就算是之前的試射,打出去的12發彈裡面不也有10發是沒出問題的麼?”
他說著把計算過程翻回到前面的一頁,然後解釋道:
“正常情況下,就算是用最緩燃的方式工作,固體推進劑的燃燒時間也不會超過5分鐘……實際別說5分鐘,哪怕50分鐘也根本不足以讓水的消除反應蔓延到整個藥柱,最多就是對效能有些不良影響,而且按比例來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那……”
這一來一回,已經讓林成剛的眼神有點發懵了。
“所以高溫下聚乙烯醇降解的關鍵其實不在水。”
常浩南終於揭曉了答案:
“水消除後的主要產物是烯烴,在聚合物殘餘結構中形成碳碳雙鍵,並沿著聚合物鏈遷移到下一個相鄰的羥基,繼而發生酮-烯醇的異構化反應,而一部分醇解度比較低的聚乙烯醇,分子鏈結構中會保留大量的醋酸酯基,使分解過程產生大量氣態乙酸,並誘發羥基和羰基的劇烈伸縮振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