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列奧尼達斯是阿那克山德里德斯的第三個兒子,於公元前488 年繼哥哥之位為王。公元前480 年,當波斯國王薛西斯親帥海、陸兩路大軍氣勢洶洶地進犯希臘的時候,他擔任希臘盟邦陸軍總指揮,親自負責扼守戰略要衝溫泉關。來到關上後,他首先指揮修復了年久失修的壁壘,接著對兵力作了部署。希臘守軍憑藉有利的地形,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薛西斯出動了稱之為&ot; 不死隊&ot; 的精銳部隊,也潰敗下來。當正面攻擊遲遲不能得手的時候,當地的一個希臘人叛國投敵,在夜間帶領波斯軍隊,從一條小路迂迴到溫泉關背後。面對陷於重圍的危險局勢,列奧尼達斯命令大部分部隊安全撤走,以便儲存有生力量。他率領300名斯巴達人,400 名忒拜人和700 名特斯皮亞人堅守在山上,次日上午,波斯人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希臘人殊死抵抗,長矛斷了用劍砍,短劍鈍了用拳頭和牙齒與敵人格鬥。希羅多德生動地描述了斯巴達人的戰鬥場面:&ot; 他們大多數人的槍已經折斷了,於是他們便用刀來殺波斯人。在這次的苦戰當中,英勇奮戰的列奧尼達斯倒下去了。
和他一同倒下的還有其他知名的斯巴達人&ot;斯巴達人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波斯人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後人在這個戰鬥地點,為斯巴達戰士立了一個紀念碑,並於上銘刻詩文:&ot;過路的人,請告訴拉西第夢人(即斯巴達人),我們遵守他們的指令,躺在這兒了&ot;魯迅先生於1703年在《浙江潮》上曾發表《斯巴達之魂》一文,介紹有關溫泉關戰役的故事,稱讚說:&ot; 巍巍乎溫泉門之峽,地球不滅,則終存此斯巴達武士之魂&ot;列奧尼達斯和他率領計程車兵,臨危不懼,忠於職守,表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以英勇犧牲的榜樣鼓舞了希臘全軍計程車氣,其精神力量之偉大遠勝於具體戰鬥之得失,在希波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從戰略佈置上看,這場守衛戰也是成功的。它儲存了聯軍的主力,使希臘艦隊能夠順利駛往薩拉米島附近,為後方備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為後來薩拉米戰役的勝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6)薩拉米海戰
溫泉關失陷之後,希臘海軍迅速撤退集結到薩拉米海灣,把中希臘拱手相讓給波斯人。波斯人不久用火箭攻城,攻陷了雅典。雅典的再陷,引起了薩拉米海軍的驚慌,在雅典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的堅決要求下,希臘人決定在薩拉米海峽與波斯人展開激戰。
薩拉米海峽水域狹窄,具有深遂謀略的特米斯托克利企圖誘使龐大的波斯艦隊進入此處,以便為快速靈活的希臘戰船提供良好的殲敵機會。於是他設法說服了擔任聯軍艦隊司令的斯巴達人埃弗裡比阿德斯採納了他的作戰計劃,之後又派了一名心腹奴僕逃到波斯方面,詭稱希臘艦隊準備逃出海灣,建議波斯迅速出船攔截。薛西斯信以為真,於夜間調動艦隊封鎖了海峽出口。
已被敵方包圍的希臘艦隊意識到只有拼死決戰才是唯一出路。
公元前480 年9 月23日天剛破曉,總數約380 艘的希臘艦隊出現於薩拉米島與雅典海岸之間的狹窄水域,波斯艦隊隨即全面出擊。波斯艦船大而且數量佔絕對優勢,但在狹窄的海灣裡無法施展;相反,希臘的小型艦船運轉靈活而且熟悉航路,主動進擊性非常大。於是,波斯艦船進入狹灣後便只能以縱列行進且互相擠碰起來。看見時機已到,以雅典為主力的希臘艦隊猛衝過來,紛紛從側面撞擊波斯船隻。波斯艦隊頓時一片混亂,幾乎喪失了作戰能力,有的觸了礁,有的擱了淺,更多的是被靈活機動並裝有撞角的希臘戰艦擊沉。戰鬥持續到晚上,擁有千餘艘艦船的波斯艦隊已潰不成軍,戰艦被擊沉300 餘艘。波斯海軍幾乎全軍覆沒,而希臘僅損失40艘艦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