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1/5 頁)
惟昱便越是感受到村上天皇的不易。如果不是被逐步勒緊架空,一個天皇是不會如此頹廢的。
“陛下,左府、右府雖然……操心國政慣了。然朝中必然還是有忠直之士的。他們若僅是幫著陛下分擔,安分守己,自然只得任由他們施為。可若是真有逾矩之處,陛下振臂一呼,難道還沒有勤於王室之人麼?”
“天下不輸不入已久。朝廷維繫,全靠‘寄獻’。既然是獻,便是仰人鼻息,別人不想獻了,朝廷又能如何勒逼?朝綱整治數年,卻連宮中禁衛、京都戍師的糧賜俸祿,都難以為繼,豈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第227章 寄進的籌碼
“陛下,臣探題西國兩年,巡剿海寇餘孽無算。本為艦隊提供落腳補給之處,這才擴建松江、出雲、大田、宮津各處山陰港町。後來在大田、出雲開埠之後,於石見國蠻荒之地探得銀山——這事兒,陛下相信也略有耳聞了。”
錢惟昱知道村上天皇缺乏稅源,果然,提到這個問題,村上天皇的臉色立刻泛出了一陣潮紅。屏息良久,才嘆氣道:“卿真乃信人。此事民間愚氓自然不知,然朝中公卿,如左府、右府、大納言,卻是已有風聞,這事也是大納言私下告訴朕的。想來,也是卿不曾想要隱瞞,才能得有訊息外洩了。”
“不錯,臣聞之,日本自古但有田賦、不徵商稅。工商所入,無非靠商人自願寄獻、或是朝廷託人官營。如今臣得銀山之利。雖開鑿街道、開山架橋、鍛冶提煉所費亦不菲,可日得煉銀千兩,仍願以其中三成為朝廷敬獻、效法田堵制下,名田三稅一之舊例。至於所納銀兩,也可以通寶、絹帛為獻,不拘於物。”
一天三百兩,一年足有十萬兩之多,如果錢惟昱用官價的吳越海商貨物折抵一部分,那還有溢價的空間。這在錢惟昱來說不過是小錢,也就少造三千把神臂弓而已。兒對於村上天皇來說,卻是久旱逢甘霖——平安京內,皇家左右近衛大將的四千宮衛禁軍,都快發不出糧餉了。三皇子定親的事情上,就是藤原北家背後下陰招掐著皇室的用度,這才迫使村上天皇就範的。
光是錢惟昱獻給村上天皇的石見銀山分紅,就夠村上天皇把平安京左右近衛大將的四千宮衛禁軍糧餉賞賜開支給衝抵了。皇室的日常用度,也不無小補。
“愛卿真是公忠體國!自醍醐朝以來,非我皇族中人,或是醍醐源氏,便是‘寄獻’給朝廷供奉,都是千難萬難。不曾想今日還能有如此心向朝廷之臣……”
村上天皇說著說著,語氣有些哽噎,最終化作一聲意味萬千的長嘆:“話說,數月前資子這孩子,和朕那侄兒源博雅定親時。長兄一脈以下的大名、豪族,才把拖欠了兩年的寄獻補齊了,欠的一些,還是博雅那孩子自己掏的積蓄。人比人,真是天壤之別啊。要是為外人所道,還以為朕貴為天皇,還要做那賣女兒的勾當。”
“陛下不必擔憂。臣在中土,近年也與王叔多行稅制改革。如今我吳越國,已然廢除了徭役惡法,而以錢糧僱傭役夫、量入為出。與此同時整頓市舶、釐清商稅,未必不能開源節流。日本國雖然自古以田賦為主,然自大唐以來,與我中土商貿日盛,銅、銀、硝、硫,及刀劍織錦,俱有銷量。如陛下願行市舶司之官制,以臣領之,臣願使出口海商以進價三稅一為限、比照田賦完稅。”
錢惟昱之所以說的是進價,那就是因為吳越國的貨物在日本出售的時候,都是高價,如果繳納進口稅的話,所費會非常之多,而且不好估價。但是如果只是徵收出口稅的話,也就是在吳越海商在日本採購回程的日本貨時,才要交稅。如此一來,雖然看上去稅率非常恐怖,相當於採購價上升了三成,但是在跨海貿易貨物的主要成本是海路運輸成本的情況下,其實影響不大。這種稅制,屬於既撈了公忠體國的好名聲、實際所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