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和語’當中的萬葉假名之法,對於識別韻格、反切拼音還頗有幫助,此物中土雖然也有,卻不如貴國的簡便。故而,為兄便萌生了編纂一部兼通和漢讀音的文字、字樣書籍的想法。”
錢惟昱一邊說著,一邊讓一旁扛著個絹布包裹的安倍素子把拿的東西遞過來。安倍素子恭恭敬敬地把包裹開啟,露出裡面約摸十幾冊書稿。
“這是我中原如今臨朝的大周宰相、馮道馮相爺刻印的《五經文字》部分書卷。這部書裡,每字加註讀音,兼注直音用的還是大唐中期時的反切辨音之法,偶爾也有兼注直音。但是反切時作為參照韻音的用字還不夠統一、標準。往往同一個韻的切音,會用幾個同韻不同形的字來表示。
除了《五經》之外,另有偏重字形、部首的《九經》。書中既以偏旁形體分部,但在分部上有以形旁為部首的,又有以聲旁為部首的。如木部、手部為形,而才部、且部為聲。或一部之內有以部首為形的,又有以部首為聲的,未免與分部之意不合。又如艹部、十部之字隨意割取偏旁,更為凌亂,不足為法。”
選子聽著聽著,到了這時才略微有些醒悟,“莫非……哥哥是想中西合璧,假借和語當中的假名之法,給漢字注音?”
“賢妹果然聰慧!當初在中土時候,為兄也曾經為馮相的刻經出過一些力——不瞞妹子,朝廷給為兄從富陽侯升為彭城郡王,也多有因此文治之功——但是為兄在研究這些書物的時候,心中頗感其中仍有不便,應當改良之處。如今來日本之後,見了萬葉假名,才豁然開朗。
這萬葉假名經過貴國文人近百年的去蕪存菁,在注音切音上,已經比我中原隨意選取漢字切音要標準的多。因此為兄便萌生了在這萬葉假名基礎上,進一步和漢貫通、發明一部新式的注音辭書,收錄天下文字、字義。從此以後,天下讀書人都可以此典籍識文斷字、啟蒙開學,豈不也是一樁名垂青史的功德麼?”
第127章 漢和同文
錢惟昱對選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從那堆《五經文字》的圖書底下,拿出了一張手寫的紙張,上面寫了約摸五十來個假名字元。這些字元寫法都比較規範,而且相比於傳統日本人的書寫習慣,更貼近於漢語書法當中的文字偏旁寫法。
後世的日語當中,撇掉半濁音和拗音,光看輕音濁音的假名,也有70多個字元。如果半濁音和拗音全部算進去的話,則會有100多個。而如今還在平安時代、假名的發展還處在“萬葉假名”時代,因此其拼寫其實更為繁雜、寫法也不統一,萬葉假名字元總數,可以達到兩百多個之多。
很顯然,錢惟昱手頭這張表格,是偷工減料、藏了私貨的了。確切的說,他是拿了一本如今日語裡的假名錶,去和他上輩子學習的漢語拼音知識相巢狀。
至於這麼做的目的,他顯然是希望把日語這門語言的發展扼殺在初級階段。也許數十年後,百年之後,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說一口標準的漢語。自古征服者都講究“同文同種”,可見同文還在同種之前。如果不完成這個偉業,以日本人自古以來不曾改朝換代、天皇一家“萬世一系”統治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傳統,將來他又怎麼可能把日本徹底征服得心服口服呢?
當然,此時此刻,錢惟昱自然是不會讓選子那幼小純真的心靈之道這世間的險惡的。他拿出這件事情來說的時候,完全是擺出了一副“為了幫助日本人普及文治、宣達教化”的悲天憫人姿態,把選子給崇拜得滿眼都是小星星。
“哥哥,你這個假名錶,為何比常用的萬葉假名減少了那麼多讀音呢?就這些,便能讀出全部字音?”選子一邊看著錢惟昱後面用來切音的標準漢字,試圖把這些音讀出來,但是總是不得其法,只好困惑地求教。
錢惟昱正打算出言解釋,倒是清少納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