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第1/1 頁)
在所有這些科幻作品裡,生態主義者都以反面形象出現,並且最終失敗。在他們身上,一種極端主義的思想,而不是傳統的金錢、權力等慾望,構成他們的基本動機。作者為了突出這種思想特點,小心翼翼地不讓他們擁有世俗的道德缺陷,比如好色、貪婪等等。由於價值觀的根本不同,作品中的&ldo;正義&rdo;一方無法與之溝通,協商,只能加以消滅。於是,這類科幻故事往往也具有某種悲劇色彩。
敏銳的讀者會說,頗具&ldo;後現代&rdo;色彩的生態學能不能算科學還有待討論。所以,晚近時期科幻作品中層出不窮的生態主義者,和以前那些單純追求權力的&ldo;科學狂人&rdo;怎麼能是一類形象呢?其實,從敘事學的角度來看,在不同的作品裡,這兩種角色是等位的:他們都以反面形象成為主要矛盾的一方。他們最後都會被正面人物消滅掉。而當科幻作品中的生態主義者實施那些反人類活動時,也都使用了傳統的,並不&ldo;後現代&rdo;的科技手段。
現實生活中持生態主義立場的朋友可能會說,這根本就是歪曲!沒辦法,文藝永遠只是哈哈鏡,無法承諾真實地反映世界。筆者在此處,也只是介紹文藝哈哈鏡中的某個形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