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國子監(第1/2 頁)
"很好,朕今日就去國子監看看這些學子們。對了,左良玉到哪裡了?"朱由檢記得召左良玉進京,已經不短時間了,今日正好詢問一番。 "回陛下,寧南伯已經出發半月有餘,按時間推算,應該就是這幾日就到。"範景文回覆道。 "好,左良玉進京後,讓他立馬來見朕。"朱由檢彈了彈桌面,說道。 "臣等遵旨。"四人拱手應答後,緩緩退出西暖閣。 四人走後,朱由檢開始著手準備教育改革課程。 根據規劃,朱由檢同樣按照後世的教育體系,劃分小學、中學和大學,對應現在秀才、舉人和進士三個層次。 當然,與後世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朱由檢規劃將八股文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放入三個階段進行教學。 從中另外開設數、理、化、經濟、農業和一些現實管理等課程,這些課程深度可能無法與後世相比。 朱由檢已經整理了後世從小學到高三的知識,將其分散到三個層次的學習中,後續大明學子學習的內容,將會是整理的這些知識。 而本次國子監挑選的一百名監生,也會進行填鴨式培訓,朱由檢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從小學教到大學畢業。 書本發下去,朱由檢對重點知識傳授一遍,至於能學到多少,就看這一百名監生的領悟能力了。 朱由檢倒是信任他們沒什麼問題。 整理好思路後,朱由檢向國子監行去。 大明國子監的前身是國子學,是大明培養官僚的重要機構。通俗的說,國子監相當於國立大學,是大明最高階的學府,也是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機構,類似於後世頂級大學和教育部的結合。 邁入國子監,一股濃厚的書生氣息和隱隱的腐朽撲面而來,明朝國子監自正德年以後,就逐漸的衰敗,到朱由檢這裡,已大大不如以前。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子監依然是不容小覷。 朱由檢邁步走入率性堂,只見一百名監生已端坐於此。 明朝國子監共分東西六堂。 六堂中:廣業堂、崇志堂、正義堂是初級班,相當於現在的大學一年級,學期一年半。誠心堂、修道堂是中級班,二年級,學期也是一年半。率性堂是高階班,一般學期為一年,大約一共上四年。 這一百名監生就屬於率性堂。 眼見大明皇帝走上講臺,一眾監生瞪大雙眼,激動萬分。 別看他們可以說是天子門生,可基本上所有人都沒有見過大明皇帝,皇帝也不是想見就能見的。 如今皇帝陛下親自授課,這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眾監生慌忙跪拜了下去。 朱由檢看著這群大明的精英學子,心裡不免感慨萬分,讀書真好。 "平身吧,既然朕是來授課解惑的,那就按學院的規矩,叫朕為夫子吧。" "學生遵旨。" 朱由檢看著下方一眾監生,知道大明改變的第一步,從這一刻已經邁出去了。 "今天第一課,朕不介紹具體的學科,只有一個問題,請學子們思考。這個問題是,你們為何讀書?" 朱由檢第一堂課,就給監生們直接丟擲了靈魂一問。 要想這些監生們,能更好的為大明教育服務,必須要在他們心裡紮下一根釘,一根拔不掉腐不了的鋼釘。 面對皇帝的問題,一眾監生躍躍欲試,沒有經過官場腐蝕的監生們,相對單純很多。 “光宗耀祖!!!” “為大明百姓謀福祉!!!” “當官兒,當大官兒!!!當清官兒!!!” 一群不大的監生們,紛紛說出自己讀書的理由,如果是官場老油條,當著皇帝是萬萬不會如此“胡說”的。 面對著監生們,朱由檢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非常高興,一群可造之才啊。 “哈哈哈,好,你們都說的很好。讀書就是為了當大官兒當清官兒,為了光宗耀祖,更是為了咱大明的百姓謀福祉。” 環視一週,朱由檢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可是,要想做到談何容易?” “你們必須要承受下級的送禮、同級的人情往來和上級的索拿卡要等等一系列誘惑和不公,有時候你們也會身不由己。朕不怕你們當官,朕怕的是你們忘記了讀書的初衷,朕...不想在斷頭臺看到你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