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太子語錄(第2/2 頁)
尤其是司馬遷,兩杯酒下肚就臉紅耳赤,話都說不利索了。
劉據讓人在博望苑騰出幾間客房,安排他和他的書簡。
李陵和張安世也在博望苑宿下,只有田千秋似乎意猶未盡。
“殿下以為司馬遷所言如何?”
劉據知道司馬遷以後的經歷,自然心有慼慼焉,“太史令性情耿直,為人不會轉彎,以後怕有大禍。”
田千秋眼睛一亮嘆道,“殿下思感如此敏銳,讓人敬佩!”
劉據搖頭苦笑。
他總不能說自己來自後世,對將來發生的事情瞭如指掌吧?事實上,如果司馬遷沒有被武帝扔進大獄,還能不能寫出名垂千古的《史記》來,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田千秋道,“我觀此人豁達直率,他日必能為殿下所用,殿下可召其入苑,以殿下溫良平和之性情,或可令其鋒芒稍減,以免招來禍事。”
劉據道,“太史令是現任官員,不宜招攬。況且真要是那樣,他還是司馬遷嗎?”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二天,劉據照例到未央宮給衛皇后請安。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太子劉據因為屢次違逆皇后衛子夫,固執己見,對他那位皇帝老爹奉若神明,認為他無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皇帝老爹都會以超越任何人的“上帝之眼”分清是非黑白,根本不用他花心思琢磨應對,氣得衛子夫把每日一次的請安改成了五天一次。
如今太子“回頭是岸”,她也心情大好,把請安頻率又改回一天一次了。
“長公主來過,你表兄不肯去博望苑。”
這個結果早在預料之中。
太子性情軟弱,不得帝心,所以姻親中沒什麼人願意往他身邊靠攏。
衛子夫道,“皇上雖然對你稍有改觀,但仍大意不得,象這些事情,為娘能擋的都會替你擋下,你不要分心。”
劉據點頭答應,“如果姑姑不反對,兒臣倒是可以在父皇面前提一提,讓表兄到軍中歷練一下。”
衛子夫道,“你姑姑怕不會同意。曹襄當年若不是有你舅舅在,她也不會讓他從軍,結果還不是……”
她沒有再說下去。
這件事不止是衛青的一塊心病,對她來說心裡也有疙瘩,和平陽長公主說話時都刻意避開這個話題。
對於另一位表兄曹襄戰而無功的事,劉據沒有發言權。
兩人正說著話,小黃門於其隔著門簾說道,“娘娘,皇上有旨,傳太子殿下到武英殿見駕!”
衛子夫嚇了一跳,問道,“皇上可有說是何時嗎?”
於其道,“皇上說讓殿下給娘娘請過安之後就過去!”
劉據起身告辭,衛子夫緊張地拉住他叮囑道,“據兒,見了你父皇,說話千萬要小心,不該說的千萬不要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