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2/2 頁)
帝。當晉軍攻下洛陽的時候,劉裕覺得自己居功至偉,有了更多和朝廷討價還價的籌碼,就派人回到建康向皇帝索要九錫。九錫包括車馬、衣物、衛兵等,由皇帝獎賞給功臣,是一道權臣篡位前的必經程式,比如司馬昭和桓溫打算篡位時都曾經向皇帝索要過九錫。
劉穆之沒有想到劉裕這麼明目張膽地藐視朝廷,羞憤之下竟然病發去世了。這一下劉裕覺得在朝中失去了心腹和根基,頓時擔心起自己的地位來。他留下十二歲的兒子劉義真做安西將軍,讓他鎮守長安,自己連忙趕回建康。當他離開的時候,滿懷希望的長安百姓都無比痛心失望,紛紛來到劉裕門前請願。但在劉裕看來,這些當然遠沒有他當皇帝重要,他不顧百姓們的挽留,終於還是離開了。後來夏國王赫連勃勃進攻關中,劉義真撤回江南,本來很有希望的北伐事業就這樣功虧一簣了。
代晉自立
回到建康以後的劉裕權傾朝野,他已經清除了妨礙自己的劉毅、諸葛長民、司馬休之等勢力,再沒有人能阻擋他奪權了。當時有一種傳說,說晉朝的氣數還有兩個皇帝就要結束,劉裕急著篡位,乾脆讓人把晉安帝害死,改立琅琊王司馬德文,即為晉恭帝。此後的劉裕更加趾高氣揚,上朝的時候不脫鞋、不解佩劍,對皇帝毫無禮節,他一步步把軍政大權全都握在自己手裡,萬事俱備,只待篡位了。 公元420年初,劉裕想要讓晉恭帝禪位給他,自己又不好開口,就在宴會上假意對大臣們感嘆,先誇耀了一番自己的功績,最後說自己年事已高,榮華富貴都到了頂點,應該辭官告老回鄉了。許多在座的人不明白他的意思,還有一些人裝作不明白,只是不住地歌功頌德。只有中書令傅亮在宴後和他密談了一番,定下了代晉建國的具體步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