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因此,因愛結婚的想法是婚姻思想的主流,至少愛是人們潛意識裡最深的渴望。年輕的時候為之而興奮,為之而追逐,精神戀愛成為愛的核心,所謂“為愛可以不要麵包”就是最好的語言詮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社會屬性增多,個人屬性減少(有人說:年齡的增大就是精神自由的減少,年齡越大人會越不自由),即所謂人變得現實了,麵包是前提,愛是滋養品,前提不能缺少,滋養品是需要的,沒有了日子還得湊合著過。到了一定的年齡必須結婚了就結吧,這是生活的需要,為必須結婚而結婚,據有關統計,這種婚姻的比重越來越大,稱之為現實的婚姻。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幸福指數——幸福也是可以量化的(1)
提起幸福,很多人都會想到健康、快樂、無憂慮……《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生活境遇稱心如意”。在這個崇尚自我感覺、強調人文關懷、注重個人價值實現的時代,如何去量化幸福,已經成為近些年社會追捧的物件。
幸福感是人們的一種心理體驗,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也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幸福指數的指標分類主要有以下三種:
(1)認知範疇內的對生活滿意的程度。包括生存狀況滿意度(如就業、收入、社會保障等),生活質量滿意度(如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等)。(2)情感範疇內的心態和情緒愉悅的程度。包括精神緊張程度、心態等。(3)人際交流以及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程度。包括對人際交往的滿意程度、身份認同,以及個人幸福與社會和城市發展之間的關係。人們對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吃喝玩樂可能是一種幸福,腰纏萬貫可能是一種幸福,自我實現可能是一種幸福,兒孫滿堂可能是一種幸福,積德行善也可能是一種幸福。其實幸福就是人的主觀感受,每一個人的主觀感受不一樣。從具體的概念上說,幸福是一種持續的快樂。但是有一點,幸福的這種快樂應該是屬於現在的,而不是屬於未來的。說未來你做到什麼地步,你就幸福了,那是不對的。對未來的想象,並不是你可以切實達到的幸福。
你認為自己現在幸福嗎?我們來做一個練習,你在10到50之間打一個分數來決定自己的幸福程度。有一個統計是,平均下來的分數是32分。那麼什麼因素決定你的幸福?有人說是健康,我們聽說過有人身體健康但是自殺了。有三大因素決定你幸福不幸福,第一個是遺傳,心理學上有一個統計資料,大概佔的比例在10%左右,這個目前基本上沒有辦法改變,當然你不要隨便就把自己往這一點上套,這是一個小比例的人群;第二個還有環境,環境因素佔到了20%,如果一個人在很惡劣的環境下,他是很難快樂的;第三個就是心智模式,這個佔到了70%,這個是完全可以改變,所以主動權掌握在你的手裡。
獲得幸福有四項基本的原則,具有這四條你就有幸福的基礎。第一個是要有食物,第二是要有衣服穿,第三要有住的地方,第四條是醫療。吃飽、穿暖、安穩的家、有病可以妥善地治療,這四點有一點做不到都很難幸福,但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四點都不成問題。
快樂是感受幸福的基礎,快樂是思維的強化劑。心理學上有研究指出,當人快樂時,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會更加靈敏,快樂的時候人的記憶力會大大增強。快樂是健康的伴侶,快樂以後,我們的內臟能更強,內分泌系統會更加有效,快樂和血液迴圈一樣都是健康生存的必要因素,快樂幾乎是治療所有疾病的良藥。
而快樂是成功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型成功包括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