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2/2 頁)
由此可知,廉頗指揮的這次作戰,開了六國伐齊的先河。趙國之所以一時間聲名鵲起,成為諸侯之首,與此不無關係:它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澠池會盟
齊國的衰落,頓時將趙國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別人不敢打它的主意,但秦國一直念念不忘。從那以後,秦國多次攻趙,蠶食趙國的領土,消滅趙國的軍隊。
公元前279年,秦國突然要求趙王到澠池會盟,改善外交關係。接到訊息,趙王的第一印象是突然,第一反應是危險。
他不想去。確切地說,是不敢去。
會盟是當時經常採用的外交方式,簡而言之,就是會面結盟。尤其想稱霸的諸侯,會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澠池就是今天的河南澠池縣,屬於是秦國和魏國爭奪多年的西河地區,當時已經被秦國奪取。秦趙兩國攻伐不斷,現在要到敵國的土地上,去談什麼和平友好,實在扯淡。
然而廉頗、藺相如等一干大臣,都主張去。道理很簡單,如果不去,示弱於秦,趙國將失禮跌份。藺相如主動請纓,要求跟隨趙王,照顧左右;留下廉頗,帶領人馬在後方接應。
計議已定,廉頗護送趙王,直到國境。分別之前,廉頗跟趙王告別,說:&ldo;大王此去,正常情況下行期不會超過三十天。若超過三十天還不回來,請答應我,立太子為王,免得被秦國利用!&rdo;
趙王默然片刻,隨即點頭答應。
到了澠池,二王相會,宴飲當然是固定科目。秦王喝了二兩,乘著酒遮顏面,想佔趙王的便宜:&ldo;我聽說趙王擅長音樂,請鼓瑟一曲,讓我聽聽!&rdo;趙王隨即彈了一曲。彈就彈吧,君王其實也是肉體凡胎,私底下的面目,與常人無異,但要記入史書,小事也會變味。秦國早有準備,御史上前記下&ldo;某年某月,秦王與趙王飲,令趙王鼓瑟&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