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聖母規勸促成姻緣 老將獻關棄暗投明(第3/5 頁)
出老道姑正是自己女兒的師父白雲聖母。盧方趕忙上前拱手道:“老夫不知聖母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不知聖母到此所為何事?”盧亮也上前見禮:“見過前輩。”聖母道:“老將軍、少將軍不必多禮,貧道此來只是看看月英徒兒。”三人寒暄了一陣,各自坐定。
盧方這才問盧月英:“月英啊,夜間叫為父與你兄長前來有何事相商?”盧月英來到門前,見四外無人,便命心腹軍卒守住大門,然後緊閉房門,退回屋內這才回道:“爹爹,師父想與您商談一些事情。”“哦?但不知老聖母有何見教?”
白雲聖母道:“盧老將軍,不知巴城如今戰況如何,老將軍可有把握守住城池,擊敗官軍?”好傢伙,這白雲聖母還真是言語犀利,單刀直人,直接問出了關鍵問題。
盧方聞言嘆了口氣:“唉,不瞞聖母,如今巴城外的官軍兵精將勇,實難對付。前者雖憑藉小女絕技和幾場守城戰的勝利暫時守住了城池,但在老夫看來,我城內守軍寡不敵眾,而援軍又遲遲不到,這座城池終將失守。”
“如若城池失守,不知老將軍作何打算?”“唉,唯有聽天由命,戰死而已。”盧方嘆息道。白雲聖母微微一笑:“依貧道看,老將軍尚有一條光明大道可走。”“哦,是何路?”“獻關投誠,歸順朝廷。”聖母道。
盧方聞聽此言長嘆道:“唉!老聖母,實不相瞞,月英曾多次向老夫提起歸順一事。只是,蜀王重禮請我出山對我有恩,我若背叛豈不有失忠義。”盧月英聞言在一旁急道:“爹爹,許天殘暴專橫,並非明主,許天起兵造反後,同樣剝削黎民,魚肉百姓,多少良家婦女被他虜去或作妃子,或賞於屬下,無數家庭家破人亡,百姓怨聲載道,如今的義州早已不是天府而是一片地獄,而這一切都出自那蜀王之手。這樣惡徒,我等保他作甚!”“英兒所言甚為有理,貧道素聞老將軍胸有報國之志,心繫天下百姓。如今山河破碎,惡徒造反,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難道將軍願為些許小義而棄家國大義於不顧?”白雲聖母朗聲道。這時,盧亮劍眉倒豎,虎目圓睜:“父親,聖母前輩與小妹言之有理,歸順朝廷,抗擊外虜方是我等正途,望父親三思!”
兒子、女兒和白雲聖母的幾句話說得盧方啞口無言,陷入了沉思。思慮多時,方才道:“老聖母所言有理,老夫願意歸順但奈何門路缺乏,還請聖母為老夫想一計策與齊軍聯絡以便完成投誠之事。”
“哈哈哈,此事已有一萬全之法,無需貧道再想別策,貧道在此提前恭喜老將軍雙喜臨門。”白雲聖母笑道。“哦?還請聖母明示,老夫喜從何來?”盧方一臉疑惑道。“哈哈哈,此事還是由英兒向老將軍細稟。”白雲聖母看著盧月英笑道。
盧月英無奈只得紅著臉上前道:“回稟爹爹,小女不孝,是這麼這麼回事。”盧月英就把自己如何對林烈一見鍾情,二人如何在師父的見證下結為夫妻還有自己與林烈約定獻關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最後,盧月英跪倒磕頭:“爹,參加叛軍終不是長久之策,何況許天對我等也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長此下去必受其害。月英懇請父親隨女兒一同獻關投誠,加入邊軍保衛河山!”
盧方聽得女兒所言,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神色變幻無常好似開了染坊一般。張口結舌半天沒說出話來,內心有怒、有驚也有喜,可謂是五味雜陳像開了鍋一樣。怒之怒:自己養了十多年的女兒就這麼一見鍾情被個小白臉給拐跑了。驚之驚自己女兒小小年紀竟有這般謀略與見識,屬實難得。喜之喜,困擾自己許久的歸順一事有了解決之法,自己也已見過林烈,知其乃是忠義可靠之人,女兒終身託服於他,自己亦可放心。
盧方思索再三,長嘆一聲道:“罷!罷!罷!真是女大不由爺。不過英兒所言倒確實是條妙計,就按你的主意辦!”盧月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