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說:“我,我也陪過,是領導家的孩子,你爸送的。”
這個鎮子的風氣很壞,從解放前或者說自古以來就這樣。這個鎮子叫老桑樹鎮,緊靠西山,並且出溫泉。人們說這個鎮子的女人與西山一樣,都是水好,養得水靈,又如同水一樣的柔。
舊社會,窮人將自家的女人送給權貴或地主老財習慣了,也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好。現在已經比舊社會好多了,最起碼沒人敢強搶。
這些風氣王春香都知道,只是沒想到老媽也陪別的男人睡過。嗯,老媽竟然是個有故事的女人?王春香將板凳湊到老媽身邊,坐坐端正,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王春香老媽叫劉彩霞,桑樹鎮附近一個村子裡的人。與王春香老爸王金貴結婚後,在鎮上供銷社當了臨時工。那個時代想將戶口轉到鎮子裡來,就兩個字,沒門!
劉彩霞是十八歲結的婚,在那個時代完全正常。第二年也就是七零年大女兒出生,再過兩年二女兒也出生了。
孩子小時無所謂。但姐妹倆漸漸長大,王金貴夫妻就開始操心,孩子的讀書問題怎麼辦?政策規定,孩子的戶口跟母親走,那孩子只能回村子裡去讀書。
操心也是瞎操心,老百姓就是這個命。好在是女孩子,書讀得好不好問題不大。王金貴是相當的重男輕女,沒兒子,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心病。
七八年春天,有一次縣警察局長來到劉彩霞孃家的村子釣魚。當時她剛好回孃家,被局長大人看上了。劉彩霞見局長的眼睛軲轆轆地朝她胸脯看,嚇得趕緊回鎮上去。一般局長都已大得可怕,還是警察局長,劉彩霞就更怕了。(小說《張秋生》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第一千零四十章 票房與藝術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尋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張秋生》更多支援!
一部電影的投資竟然要一點二億。關曉莉不明白。她要問問張秋然,這個預算到底是怎麼做的。
張秋然的回答是,根據張秋生的初稿預算要不了這麼多。經過她與李秋蘭的修改,這個劇本太過注重藝術性而忽略了觀眾的感受。張秋生堅決反對這個修改稿,按修改稿拍出來的電影絕對要虧本。極有可能是血本無歸,因為沒人願意看極具藝術性卻又枯燥無味的電影。
電影人必須與觀眾建立一種聯絡,知道觀眾想要什麼。現在的網際網路還做不到這一點,這就需要電影人自己想像。想像著如果我是觀眾,我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
張秋生勸說姐姐與秋蘭,電影觀眾實際上就是老百姓。中國老百姓向來喜歡熱鬧而又簡單的東西。不管你是怎樣的藝術,太沉悶了,他們就不喜歡。同樣,你將電影搞得太複雜了,他們也不喜歡。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現在人人都喜歡打麻將。可是在麻將發明的前幾百年裡,它都只在富貴人家的太太小姐中流行,老爺公子們偶而會插一腳但不會太多。
老爺公子們喜歡聽戲,賭錢,提籠架鳥,上青樓打茶圍,或者跑馬鬥狗。為什麼?這些熱鬧哇。
上面說的只是上層社會。而廣大人民群眾壓根就不理會麻將這玩意兒。因為早期麻將要算番,這個有點複雜,廣大老百姓不喜歡。
現在好了,打麻將不用算番,推倒胡。需要的牌留下,不需要的牌打出去。簡單,一看就會,人人喜歡。於是近幾年麻將就大面積流行起來,從街頭到巷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都有人在打麻將。
再比如打橋牌,這個也比較複雜。橋牌流傳到中國,我們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