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實施報復(第1/2 頁)
老肖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不到三天,魯子軒就收到訊息,孟副團長已經被任命為,西南邊境部隊後勤部團長,負責組織,運輸各類軍用物資,兩日後跟隨押運部隊前往邊境。
臨走前,找到孟老爺子的老朋友,將兒子孟建松安置到戰友的新兵連隊裡,又對兒子下連隊後的事宜,做了周密安排,之後昂首挺胸,信心十足的踏上征程。
看似是孟建松極力央求父親將其安排入伍的,其實一切都是魯子軒做的精心策劃。
魯子軒在舉報孟建松疑似敵特事件之後,就已經簡單調查過他的家庭背景,和老肖調查的一樣,只是查出他父親是名負責後勤的副團長,沒有繼續深挖,也沒有在意。
在他看來,這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頂多就是孟建松回家挨頓批,被家人收拾一番,再限制幾天自由,沒想到自己的一個疏忽大意,能引起這麼大的波瀾。
發生綁架後,魯子軒讓祝峰重新仔細調查,這才得知孟家的恐怖力量,立時求老肖帶他登門道歉,也不敢再深究綁架自己的事,以免招來更大禍端。
魯子軒一直以為和孟家的矛盾,源自於自己的一個舉報,就沒讓祝峰調查孟家綁架自己的原因,直到聽過孟建松的責備,才明白孟老爺子就是當年屈尊他家的那個睿智老人,早知道這樣,就不把那懷錶還給他,讓他抱憾終身。
不清楚孟副團長爺倆,是如何得知陳萍的資訊,倘若是老爺子特意為之,就太可怕了。
魯子軒曾經讓老佟複查過,那位陳姓團長落馬的真正原因,明明是有人嫌棄孟老爺子使用土匪作風管理部下,借他乾兒子的事警告他,可在這麼多年之後,他兒子竟把賬算到陳萍頭上,心中特別不舒服。
對孟老爺子的敬仰之情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憎恨和厭惡。
雖然明白這個時期因為科技落後,法律不健全等因素,造成些冤假錯案,但魯子軒一直感覺那只是故事,是歷史,沒曾想這種事竟能攤到自己身上,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老爺子當年應該是顧及名聲,沒有對陳萍母子趕盡殺絕,後來參加戰爭離開,沒有機會下手。
魯子軒當初知道老爺子回國,選擇歸還懷錶,就是害怕他因為不捨而遷怒,沒想到還是被牽連到。
不再心存僥倖,決定報復,既然他在乎名聲,就毀了他的名聲,在意晚輩的前途,就讓他後繼無人,讓他的兒孫一事無成,淪為所有人的笑柄。
於是魯子軒透過軍需處馬處長,也就是當年軍管會的小馬戰士,瞭解到向邊境支援物資和提拔團長的訊息。
設計安排孟副團長前往邊境,他心裡非常清楚,不出兩年那裡會爆發大規模戰爭,以孟副團長懦弱惜命的特點,別說上戰場當英雄,不被嚇得當場尿褲子,就算他有定力。
如果按照魯子軒的設想,或許孟副團長連戰爭的訊息都聽不到,就會違抗軍令,潛逃回家。
無論哪種結局,孟副團長都會永遠成為軍人的恥辱,哪怕再過百年,也會出現在部隊的反面教材上,在內部刊物上遺臭萬年。
而孟建松的下場只會更慘,魯子軒先是在他的社會關係中,篩選出跟他關係匪淺,又訊息靈通的五人。
再命人輪流跟著這五人,頻頻提出戰功卓著的軍人子弟,參軍會有優待,運氣好的,能火速提升官級,再有關係運作,妥妥的青雲直上。
而這五人必然會在跟孟建松的聚會聊天中,分享這個重磅訊息。
一個人說,只能是小道訊息;兩個人談,可能是巧合;三個人聊,應該就是確有其事;而五個人同時提及,除了說明聆聽的人訊息閉塞之外,還能證實訊息的可靠性。
這五人中有的是家庭背景不足,有的是志不在此,有的是家中不支援,有的是身